阿勒泰这位母亲歌声中抚养孩子 回忆过往说“幸福”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2017-06-01 16:22:00
分享

“在妈妈的歌声中长大”

65岁的加依牢汉·勃肯是朱力扎抚养过的孩子之一,现在和朱力扎的小儿子旦达一起在阿勒泰市一家诊所工作。

加依牢汗的爸爸是老师,在牧区当老师,跟着牧民一起一年四季的过着转场的生活。“我在牧区上的小学,该上初中了没地方住,爸爸就把我送到了他们家。”加依牢汗说,因为在牧区上学的孩子基础不好,朱力扎会每天督促他们完成作业。

在加依牢汗的印象中,朱力扎是个充满幸福感的母亲,每天唱着歌干着活,朱力扎夫妇俩,经常一个拉二胡,一个在旁边唱歌,有时候唱当时传唱的民族歌曲,也有她自己根据情景编唱的歌曲。

加依牢汗住在朱力扎家里时,一共有8个孩子,因为在多民族的环境下长大,他们都会说三到四种语言:汉语、蒙古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

“他们都很勤快,我印象中孩子们从来没有饿过肚子,厨房里大多时间都会有妈妈准备的馍馍。”加依牢汗说,每天放学都能吃到热饭。哪个孩子回家晚了她都会出去找,看不出来谁是亲生的,谁是被送来的。

朱力扎的小儿子旦达说,自己很小的时候,也分不清家里谁是亲哥哥姐姐,父母对所有孩子都是一视同仁,后来长大了才慢慢知道的。

朱力扎说,每次接到,曾经住过他们家的孩子打来电话,说自己毕业了找到工作了,都特别高兴。

她介绍说,这20多个孩子有在铁矿工作的、有在草原站工作的,有当医生、老师,也有农民、个体,各行各业都有。

子孙满堂的她带着孩子们做公益

虽然朱力扎搬到了阿勒泰市,但她还是经常回到汗德尕特乡,因为她在那还有一家哈萨克族的结亲对象朱马别克。

过节时,老人会带着礼物回到村里,和孩子们来“走亲戚”。今年春节,老人按照哈萨克族风俗准备了“达斯塔尔汗”(抱在布里的食物、糖果等),送去了面粉、羊肉和生活用品,还给朱马别克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买了新衣服。

乡里面婚丧嫁娶都在一起办,借餐具,今年年初,朱力扎攒下了500块钱捐到了村委会用来买餐具。

2016年9月,壹基金温暖包推出寻找新疆999个好人活动,朱力扎在儿子的帮助下报了名,成为志愿者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她带领她的孩子们共同发起一起众筹温暖包,获得腾讯和壹基金配捐后,获得了11个温暖包,为阿勒泰地区特殊学校的65名聋哑孩子提供温暖包。“我的孙子在聋哑学校上学,当时就想着能为他们做点事,就参加了这个活动。”

在温暖包发放仪式上,朱力扎用美妙的歌声唱了一曲蒙古长调。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朱力扎掉下眼泪。

如今的朱力扎子孙满堂,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孩子们也经常一起做公益。(郭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