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掌声、喝彩,当这些滚烫的祝福,涌向载誉归来的阿卜杜艾尼·图尔贡时,新疆喀什的冬风也因这位运动健儿,漾起了最热烈的欢喜。11月24日上午,阿卜杜艾尼结束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征程,乘坐飞机返回家乡喀什,一出现,便被欢呼的人群紧紧包围。这位从喀什走出的铁饼运动员,在本届全运会上以64.40米的成绩摘得男子铁饼项目桂冠,为新疆队拿下一枚宝贵金牌,也让喀什的名字再次闪耀在全国体育赛场。
群众机场迎接阿卜杜艾尼·图尔贡。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宇婷 摄
时间回溯至2011年底,彼时阿卜杜艾尼还是疏附县乌帕尔镇巴什亚果村的一名初二学生,年仅14岁的他身高已达1米78。
在学校课间休息期间,挥舞乒乓球拍的身影,被前来选才的喀什地区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吾不力哈斯木·巴拉提一眼看中。
“起初以为练体育不过是像体育课般轻松,直到体校的第一周训练,肌肉的剧痛让我连站和坐都困难,只想逃回家里。”阿卜杜艾尼忆起初涉铁饼的日子,仍感慨万千。
那时的阿卜杜艾尼,因从未经历过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便萌生退意,家人也同意他的想法。关键时刻,吾不力哈斯木教练始终没有放弃,他拨通了阿卜杜艾尼父亲的电话,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沟通,父亲一句“不要回家,就在这里练。”让这个少年咬牙坚持,留在了训练场。
家乡群众热烈迎接阿卜杜艾尼·图尔贡载誉归乡。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宇婷 摄
这份坚持,成了他逐梦路上的底色。教练眼中的阿卜杜艾尼,有着远超同龄人的韧劲。
雪天训练时,他仅身着T恤加薄外套,任凭寒风凛冽,却从未停下投掷铁饼的动作,“定下的训练目标,哪怕再难也会高标准完成,他也从不打折扣。”吾不力哈斯木说起阿卜杜艾尼时满眼骄傲。
2012年底,仅在体育运动学校训练一年多的他便被输送至新疆专业队,自此开启了与教练努尔买买提·吐拉克长达12年的师徒情缘。
努尔买买提曾经也是一名优秀的铁饼运动员,他既是阿卜杜艾尼的技术导师,也是他的人生向导。
在阿卜杜艾尼父亲生病的三年里,努尔买买提多方协调、悉心关照,让阿卜杜艾尼能安心训练,每一次比赛失利后的复盘,每一次技术动作的打磨,师徒二人始终并肩前行,将技术与信念深深熔铸在每一次铁饼的挥掷之中。
本届全运会的赛场,对阿卜杜艾尼而言是一场硬仗。上一届全运会只有阿卜杜艾尼一人突破了60米大关,而这两年,国内不断有运动员突破60米,这让他感受到了压力。而他作为新疆田径最后一个冲金点,压力如无形的风,裹着铁饼的重量落在肩头。
“领导、教练、家人都没给我压力,但我知道,我必须为新疆拿下这枚金牌。”最终,阿卜杜艾尼顶住压力以64.40米的最佳成绩摘得桂冠。
“儿子,你辛苦了。”面对载誉而归的儿子,阿卜杜艾尼母亲图尔荪古丽·亚森满含热泪欢迎儿子。
阿卜杜艾尼·图尔贡与母亲。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宇婷 摄
阿卜杜艾尼深知,这份荣耀背后,是家人默默的支撑:常年在外训练的他,习惯了“报喜不报忧”,训练的伤病、备赛的焦虑从不提及,而家人也从不追问,只一遍遍告诉他“安心训练,家里一切都好”。每次回家,母亲总会细细查看他身上是否有新的伤痕,那份藏在细节里的牵挂,成了他勇往直前的最大底气。
短暂的归乡时光里,阿卜杜艾尼惦念着为家乡做些事,“喀什是我长大的地方,乡邻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是我前行的动力。”
而谈及未来,他的目光望向更远的赛场:休整两周后,他将投入冬训,全力备战明年亚运会,弥补上一届的遗憾,同时向着奥运会资格发起冲击,目标是刷新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让新疆铁饼的优势延续。“新疆男子铁饼是全国的优势项目,我希望能找到更多后备人才,让这份荣光代代相传。”
家乡群众热烈迎接阿卜杜艾尼·图尔贡载誉归乡。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宇婷 摄
从喀什的乡间小路,到全国赛场的领奖台,阿卜杜艾尼·图尔贡的成长轨迹,是热爱与坚持的注脚,也是喀什体育厚植沃土、静待花开的缩影。如今,他带着家乡的期盼将再次出发,以铁饼为翼,以桑梓为根,向着更高远的赛场,继续书写属于自己、属于喀什的逐梦篇章。(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编辑:毛卫华 通讯员:曹宇婷 张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