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带着刺骨寒意。清晨,新疆麦盖提县沙海林场的林间小道上,一个身影望着眼前连绵的绿林,迈开了一天1400亩林区的巡护脚步。他就是护林员阿布都莫明·衣明。
“以前这里哪有什么林子,放眼望去全是黄沙。”阿布都莫明的目光掠过树梢,思绪回到2012年那个秋天。彼时的麦盖提县三面被沙漠裹挟,90%的县域面积被流沙覆盖,县城距沙漠最近处不足5公里,年均150余天都是沙尘天气。就在这一年,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工程启动,50多岁的阿布都莫明主动报名,成为第一批向沙海“宣战”的植树人。阿布都莫明深知,沙漠种树“七分种、三分养”,更要讲科学。多年的植树过程中,他先在沙丘低处扎下草方格,用芦苇编织的“牢笼”锁住流动的黄沙;再小心翼翼地将胡杨、梭梭苗插进土里,埋深了不发芽,埋浅了易被吹走,每一株都要反复调整深浅。风沙天里,他和乡亲们迎着沙粒抽打继续劳作,一株、十株、百株……草方格连成片,幼苗渐渐在沙地上扎下根。
13年寒来暑往,阿布都莫明的足迹遍布林场的每一个角落。2017年,凭借丰富的治沙经验和对林区的熟悉,他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清晨出发,十几公里巡护,检修滴灌管道、查看树木长势、清理枯枝败叶,成为他雷打不动的日常。沙漠里的滴灌管是树木的“生命线”,他用胶带仔细缠绕破损处,为管道卡上夹子、修补漏点,这些遍布林区的“毛细血管”,在他的呵护下始终保持畅通。
在阿布都莫明等植树人的精心管护下,林区树木成活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如今的林区,野鸡、野兔时常从林间窜出,偶尔还能见到狐狸、黄羊的身影,昔日“沙进人退”的绝望之地,已然变成“绿进沙退”的生机家园。阿布都莫明的坚守,是麦盖提县生态治理的生动缩影。无数像阿布都莫明一样的农牧民,用双手逼退黄沙、用汗水浇灌绿洲。
夕阳西下,阿布都莫明完成了一天的巡护,余晖洒在林间,树叶随风作响。13年间,他从植树人到护林员,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坚守诠释担当。这片由他和乡亲们共同培育的绿洲,不仅锁住了风沙,更孕育着希望。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阿布都莫明们用日复一日的付出证明:善待土地,必获回报;久久为功,沙海终能变绿洲。这抹生机勃勃的绿色,既承载着人们对家园的深情,更印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真谛。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编辑:毛卫华 通讯员:任鹏程 陈文军 艾斯凯尔·赛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