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丝路拾珠 韵味唐城”为主题的2025图木舒克市文创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乌鲁木齐市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标志着历时数月的赛事圆满收官。大赛旨在深入挖掘新疆图木舒克市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赋能文旅融合。最终,29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分获各类奖项。
广泛参与,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设计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两百余位参赛者深入了解唐王城遗址、胡杨林、土陶技艺馆等地的详实资料,系统梳理了从屯垦戍边红色文化到古代佛寺遗址等多元文化脉络,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源泉。
新疆五所高校联合全国多家院校及设计机构踊跃投稿,共征集到涵盖非遗活化、数字创意、城市IP开发等多个领域的参赛作品超过1000件。经过严格筛选,179 位优秀设计师及团队的 900 余件作品进入最终评审环节。 邀请书画雕塑、非遗传承、文旅营销等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确保获奖作品兼具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和市场转化潜力。
成果丰硕,优秀作品展现创新活力
大赛最终评选出29位获奖选手,这些选手的获奖作品巧妙融合了图木舒克市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审美,体现了较高的设计水平和创新意识。 一等奖作品“朔方叠境·唐宝”(作者:佘秀文)灵感源自唐王城遗址夯土层理,其层叠结构富有历史纵深感;二等奖作品“红蕊公子”(作者:魏加凯)将胡杨精神拟人化,设计独特新颖。
部分获奖作品将永安湖、民族传统模戳印花技艺等本地特色元素,通过丝巾纹样、潮玩设计等形式进行时尚化演绎,如“唐昭与润安”系列(作者:孔倩)、“唐小图”土陶玩偶(作者:阿依古丽)。作品“垦恳、空空、陶陶”三兄弟(创作团队:马希敏等)以Q版形象生动讲述屯垦故事,将军垦元素巧妙融入现代生活用品设计。
推动转化,赋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本次大赛不仅是创意设计的竞技场,更是推动图木舒克市文创产业发展的新起点。大赛涌现出的“朔方叠境·唐宝”、“胡杨先生”等20余个优秀IP形象,将首批入驻图木舒克市文旅中心进行集中展示,逐步构建城市文化符号体系。
以大赛成果为媒介,图木舒克市正规划打造“唐王城文化体验线”,串联佛寺遗址、胡杨林、屯垦博物馆等核心景点,并配套设计专属文创印章收集等互动体验项目,提升文旅吸引力。
2025图木舒克市文创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是图木舒克市贯彻落实文化润疆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大赛挖掘了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汇聚了全国优秀设计力量,推出了一批兼具艺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文创精品。随着获奖作品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图木舒克市正着力构建以文化创意为驱动力的文旅新生态,让承载着胡杨精神与屯垦记忆的文化符号,从展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与生活,为讲好新时代图木舒克故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动能。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编辑:毛卫华 通讯员: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