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位于兵团第一师十二团塔南镇的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日光温室大棚内一派生机盎然,采用先进水培技术培育的芹菜长势喜人,预计本月底可投放市场。
水培芹菜长势喜人。朱志升 摄
新疆丰满园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升和正与技术人员陈培勇正在查看水培芹菜生长状况。据了解,水培蔬菜技术在新疆尚属新兴技术,该公司率先在阿拉尔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开创了该技术在本地实际应用的先河。
与传统土壤种植相比,水培技术不仅杜绝了土传病虫害,还实现了生产过程零农药使用,确保了蔬菜无农残、无重金属污染,大幅提升了农产品安全性。陈培勇介绍,水培生产已实现高度自动化,除栽苗和采收环节外,温度调控、水循坏、营养液供给及轨道运输均实现自动化,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实现了全年不间断生产。
“以4亩日光温室大棚为例,水培芹菜每亩每茬产量可达5至7吨,45天完成一茬生长,年均收获6茬,产值可达30至70万元。”陈培勇表示,传统土培方式一年最多能收获2至3茬,水培技术的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梁升和与陈培勇查看水培芹菜生长状况。朱志升 摄
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开展韭菜、生菜、小白菜等多个品种的水培试验。后续将扩大规模,带动周边职工发展水培蔬菜。“水培芹菜纤维更少、口感脆嫩,适宜生食;水培生菜则完全避免了传统种植中因施用尿素产生的苦涩味,蔬菜风味更加纯正浓郁。水培蔬菜未来很有发展前景。”陈培勇说。
据介绍,日光温室大棚水培蔬菜是依托“第一师十二团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阿拉尔农业园区设施水培蔬菜工厂项目”建成的新技术成果。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今年7月开始建设的11座温室大棚目前已全部投用。
工人正在往托盘里栽芹菜苗。朱志升 摄
梁升和表示,这些设施水培蔬菜工厂集成了智能温控、环境控制、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推动了农业生产向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转型升级。企业每年投入49万元支持团镇乡村振兴建设,并为当地提供10至30个就业岗位。
“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空气清洁、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质优良,为蔬菜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梁升和充满信心地说:“公司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和商超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该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提升本地蔬菜供给能力,特别是在冬春季节保障新鲜蔬菜稳定供应,有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团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编辑:毛卫华 通讯员:朱志升 张康 陈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