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九成以上棉花产自新疆,金秋时节,新疆各地的棉花已相继迎来采摘季。蓝天映衬下,广袤的棉田化作一片洁白的“海洋”,采棉机正日夜不停地在这片“雪海”中穿梭作业,各收购企业也紧锣密鼓地开秤收购。为保障2025年棉花收储顺利开展,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牵引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点保障棉农、加工企业等主体资金需求,确保采收、加工各环节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助力棉花朵絮归仓。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支持棉花种植及收购加工,引导金融机构提前测算备足资金、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棉花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致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提前备足500亿元信贷资金,专项用于支持2025年度棉花收购,以“产业链服务”为突破口,构建从棉田到棉纱的“产购储销”全链条信贷体系,确保“棉出手、钱到手”。
天山南北的棉田里,采棉机正穿梭在连片的棉田中,雪白的棉花随着机械运转不断被收集、压缩,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图为 麦盖提县机车采棉照片 沙拉木 摄
图为 麦盖提县棉花秸秆压捆照片 沙拉木 摄
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红旗镇栏杆村的棉花种植大户邵永康难掩喜悦地说:“今年我在农行200万元贷款的支持下,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到1700多亩,得益于科学管理和高效节水滴灌技术,棉花喜获丰收,价格也不错,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农业银行新疆分行创新研发棉花资金兑付系统“新棉兑”,实现棉花收购资金实时结算及查询,每年支持200余家棉花收购企业的棉款兑付需求,已累计兑付320亿元,棉农售棉资金到账时间由以往一周缩短至当天。
一辆辆满载新棉的车辆陆续驶入扎花厂厂区,厂区外前来交售棉花的车辆也排起了队,棉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个个棉花垛像小山一样,捆好的籽棉向圆柱一样整齐摆放,扎花厂内机器轰鸣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棉农们欢笑声构成了一幅繁忙丰收的画面。
图为 玛纳斯县六户镇轧花厂堆放的籽棉 袁吉东 摄
富力棉花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金红卫说:“我们从公司成立就开始与农行合作,目前给公司授信达2.5亿元,解决了我们的棉花收购资金难题,按照棉花收购进度,目前已投放贷款8000万元,保证棉农当日收购、当日结算、当日打钱。”为缓解棉花加工企业担保难题,农业银行兵团分行创新推出“兵棉通”信贷产品,根据棉花收购进度,采取专项授信及自由组合担保方式,即收购前可采用信用、保证、存货抵押等方式自由组合,待皮棉仓单生成后,调整为皮棉仓单质押方式。不但有效盘活企业资产,也让企业融资方式更灵活便捷。产品上线以来,累计投放棉花收购贷款748.62亿元,惠及138家棉花加工企业。
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还鼓励金融机构通过数字金融服务创新、搭建数字交易平台、强化供应链金融等方式,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建设银行新疆分行创新供应链--E棉通(棉链通)产品,为棉花购销产业链上的交易主体提供全流程在线供应链融资服务。自今年9月落地以来,已累计投放2.62亿元,支持疆内轧花厂收购籽棉,预计年末可实现10亿元投放量。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编辑:毛卫华 通讯员: 马旭娟 郭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