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案件“小标的” 蕴含和谐“大民生”

薪资案件“小标的” 蕴含和谐“大民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9 19: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拖欠三两千元的工资、迟付几个月的报酬,这些被称作“小标的”案件的背后,是劳动者养家糊口的依靠、辛勤付出的回报。近日,新疆伊宁县人民法院驻综治中心干警妥善处理了居某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当场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劳动报酬后,他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2025年11月16日,居某来到伊宁县综治中心,情绪激动地与工作人员讲述其6月在伊宁县某新建小区工程负责安装窗户,负责人史某说好工程结束后就结算工资,谁知完工后史某仅支付了部分工资,剩余3000元索要了几个月始终推脱不结算,自己实在是没地说理了,便来到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案件受理后,考虑到该案涉及劳动报酬问题,关乎民生冷暖与群众切身利益,法院干警一方面安抚居某焦急的情绪,告知中心会全力维护他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联合综治中心劳动监察部门协作,共同联系工程负责人。

11月18日,工程负责人史某与居某共同来到综治中心化解问题,史某称工程完工后需经第三方验收结束后,才能结算尾款,目前工作尚未验收。居某听其理由情绪再次激动起来,经过干警协调,居某逐渐缓和并讲述了自己的困难。天冷了能干的活就少了,孩子上学、生活支出都需要花销,工资被拖欠,这才着了急。随后,劳动监察部门严肃地向史某阐明了拖欠工资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并引导其换位思考,体谅工人养家糊口的不易。经过两方工作人员情、理、法相结合的耐心调解,史某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并当场支付了拖欠的工资。

此案的成功调解,不仅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彰显了司法权威与温度,也让人民法院用实际行动证明,公平正义不仅可以实现,还可以以人民群众可感、可触、可信的方式高效实现。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编辑:毛卫华 通讯员:尉浩杰)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