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民生“保障网” 撑起为民“幸福伞”——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四五”促就业保民生工作纪实

织密民生“保障网” 撑起为民“幸福伞”——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四五”促就业保民生工作纪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5 14: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是和谐之基。“十四五”以来,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锚定“稳规模、提质量、兜底线”的就业核心目标,关键指标均超额完成:累计开展就业培训6.5万人次,帮助劳动者提升技能适配性;帮扶就业困难人员4200余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落实各类就业补助资金5.2亿元,资金执行率达98.3%,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2024年兵团就业工作现场会在第一师阿拉尔市召开,第一师阿拉尔市的经验做法获全兵团推广;今年3月,第一师阿拉尔市成为新疆唯一入选2025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城市。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万千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是塔里木河畔民生答卷上最温暖的笔触。

培训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蛋糕(资料图)。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十团昌安镇的职业培训教室里早已香气四溢。王芳正专注地为手中的蛋糕裱花,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半个月前,我连面粉配比都拿不准,现在不仅能独立完成发酵制作,还能创意装饰。”她边说边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的培训太实用了,只要有新课程,我肯定还要来!”

不远处,电商培训学员宁诗涵正在直播间里从容地推介产品。“那次培训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她笑着说,“从拍摄技巧到文案创作,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能。现在的工作不仅收入满意,更让我每天都有进步。”

在电商培训现场,学员在学习网络直播技术(资料图)。

这些温暖的画面,正是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四五”期间民生工作的生动缩影。在这里,就业不再是冰冷的统计数字,而是化作了万千家庭触手可及的幸福改变。

暖心服务 织就民生保障网

走在阿拉尔市的街头巷尾,温暖的就业服务随处可见。“现在找工作就像逛集市一样方便。”在胡杨河夜市“人才巴扎”咨询就业岗位的姜先生感慨道,“晚上散步时就能了解招聘信息,还能和企业人事部门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这种接地气的夜市招聘,正是阿拉尔市创新就业服务的缩影。

第一师阿拉尔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宣传单(资料图)。

在这背后,是一张精心编织的民生保障网。通过“党建+大数据+网格化”的模式,就业服务如春雨般润物无声。企业用工对接从原来的3天缩短到8小时,效率提升的关键是大数据的精准匹配和社区的贴心服务。

“各项稳岗政策,就业补助资金就像及时雨,让我们企业招得进人、留得住人。”新疆润弘医卫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丽表示。政策的温暖不仅惠及企业,更点亮了无数劳动者的技能梦想。就业创业者在这里通过技能培训,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在育婴师培训现场,授课老师向学员讲解操作规范。阿迪力·艾尼 摄

在第一师阿拉尔市公共实训基地育婴师培训现场,3个孩子的妈妈刘双双兴奋地分享:“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专业的育儿知识。既帮助了家庭,也为我今后就业开辟了新道路。”培训讲师张莉利欣慰地说:“看到学员们从零基础到熟练掌握技能,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这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

社保护航 劳动关系更和谐

在阿拉尔城区社保所服务大厅,前来办理业务的潘薇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特别好,办事效率也高。就算临近下班时间,他们也会坚持办完业务,我不用担心再跑一次。”

在阿拉尔城区社保所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业务。阿迪力·艾尼 摄

阿拉尔城区社保所工作人员何玲介绍,今年以来,社保所办公地址调整至一楼,形成人社+医保+税务大专区,实现高频事项“一站服务”办理,累计减少群众跑腿次数1.4万余次。通过深化综合柜员制模式,65项社会保险业务实现“一门通办”,42项实现“一窗通办”,5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社保覆盖面的持续扩大,为职工群众筑起了坚实的保障网。截至目前,第一师阿拉尔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2.4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6.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7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54万人。聚焦集体所有制连队群众社保补贴工作,切实提高了居民生活保障水平。

在劳动关系领域,第一师阿拉尔市加强劳动监察和仲裁工作,及时化解劳动纠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处理多起劳动报酬案件,为劳动者追回工资待遇6772.75万元,经济补偿数百万元,实现第一师阿拉尔市欠薪问题投诉量、信访量双下降,让劳动者能够安心工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携手共进 谱写发展新篇章

在阿拉尔大漠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杨娟的成长故事令人感动。从25岁的普通加气员到如今的站点负责人,13年的奋斗历程见证着她与企业的共同成长。“这里就像我的第二个家。”她动情地说,“公司给予的不仅是工作岗位,更是实现价值的平台。”

在阿拉尔大漠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加气站,加气员给车加气。阿迪力·艾尼 摄

阿拉尔大漠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部工作人员张莉细数这些年的变化:“员工的社保、公积金基数提高了,各种奖金福利也更丰富了。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员工离职率从50%降到了30%,大家的获得感和归属感都增强了。”

展望未来 绘就美好新蓝图

站在新的起点上,第一师阿拉尔市正以“1359”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新起点,描绘着更美好的蓝图。

“我们要让‘就在阿拉尔’成为响亮的就业服务品牌。”第一师阿拉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杰表示,“通过打造兵地融合的互嵌式就业模式,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现梦想的舞台。”

从培训教室里的技能提升,到直播镜头前的自信展现;从普通岗位的踏实耕耘,到管理岗位的独当一面——在阿拉尔,每一天都在上演着通过就业改变命运的温暖故事。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编辑:毛卫华 通讯员: 阿迪力·艾尼 代敦点)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