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权”破局 以“情”解困

执“权”破局 以“情”解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31 17: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在系列案件执行中,巧用到期债权执行制度破解财产查控难题,更以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促成案款合理分配,既保障企业胜诉权益,又为农民工追回“血汗钱”。

执行破局:深挖线索锁定到期债权。霍尔果斯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办理涉及被执行人伊犁某公司的多起案件中,执行法官通过网络查控与线下走访,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无足额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陷入僵局。其中既有6家企业作为申请执行人的合同纠纷,也有70余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生计。关键时刻,法官敏锐捕捉到关键线索--被执行人在第三人享有一笔到期债权。为避免债权“流失”,执行团队迅速行动,向该第三人依法送达冻结债权裁定书及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明确告知其权利义务及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期限届满后,该公司未主动履行,法院依法裁定强制执行,成功将这笔涉案款项扣划至法院执行账户。

案款分配:善意调解实现多方共赢。执行款项到位后,新的问题随之出现,该笔款项需同时清偿多起案件债务。若按常规分配,农民工的工资债权将难以足额受偿。考虑到农民工工资关乎基本民生,执行法官秉持“护民生、稳企业”原则,多次与企业申请执行人沟通。法官向企业详细说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农民工生活困境,强调农民工群体的弱势地位和生活困境,被拖欠的劳务费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向债权人解释,若能放弃部分利息,帮助解决农民工的劳务费问题,不仅能体现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执行干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企业申请执行人充分理解法院善意,主动提出放弃部分利息主张,为农民工案款足额清偿腾出空间。

案款兑付:司法为民落地见效。在各方配合下,法院很快完成案款核算与分配工作,70余名农民工足额领到劳务费182.43万元,企业也实现了本金受偿。拿到拖欠已久的“血汗钱”,农民工代表激动地说:“没想到法院能帮我们追到钱,这下全家的生活有了着落”。企业申请执行人也表示:“虽然放弃了部分利息,但能帮到农民工兄弟,也感受到了法院执行的温度,我们愿意支持”

此次系列案件的顺利办结,是霍尔果斯市人民法院通过精准运用到期债权制度破解“执行难”,又以柔性沟通平衡各方权益,彰显了司法的力度与温度。

下一步,霍尔果斯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执行机制创新,聚焦民生权益保障,精准运用法律手段,用更扎实的执行举措兑现胜诉权益,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兼顾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迪力胡马尔·阿不都艾尼)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