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前三季度外送电量超千亿千瓦时 新能源占比超三成

新疆前三季度外送电量超千亿千瓦时 新能源占比超三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31 14: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30日,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2025年前三季度新疆外送电量达1084亿千瓦时,同比提升12%,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3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1%,占外送总电量比重的三成以上,绿色能源输送规模持续扩大。

9月27日,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走访服务吐鲁番1GW“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蔡俊杰 摄)

这些绿色电能的跨区输送,正转化为显著的生态效益。根据测算,前三季度外送的358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约108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2900万吨,为全国“双碳”目标推进注入新疆力量。

±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航拍。(周欢 摄)

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送端,新疆已构建起“内供七环网、外送五通道”的主网架格局,成为全国750千伏变电站最多、线路最长、覆盖面积最大的省级电网。前三季度,各条外送通道协同发力实现电力资源跨区域高效配置,3条特高压工程发挥着骨干通道作用,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外送电量55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1%,持续保持全国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功率领先地位;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外送电量338.5亿千瓦时;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送电量84.6亿千瓦时,为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电力保供提供坚实支撑。

750千伏库阿巴II回输电线路。(王康 摄)

电网基础升级为新能源外送提供硬核支撑。2025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全力推进41项750千伏超高压工程建设,项目数量较2024年增长50%,进入“大规模、高强度、高质量”建设新阶段。其中,历经15年建设的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10月30日正式投运,这条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总长4197公里的“电力巨龙”,将新增新能源接纳能力超800万千瓦,有效破解南疆大型风光基地接网瓶颈。截至2025年9月底,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36亿千瓦,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绿色电力外送奠定坚实基础。

10月15日,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750千伏乌北变电站值班员对站内设备开展大雪天气特巡工作。(王新钰 摄)

科技赋能让电网运维更精准高效。国网新疆电力对超特高压通道开展“拉网式”特巡特护,电力工人操控搭载红外热成像仪的无人机进行“空中体检”,巡视效率较人工提升数倍。在调度中枢,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风光功率预测准确率达96%以上,同时搭建覆盖风、光、水、火、储全要素的发电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毫秒级调度实现新能源最大化消纳。昌吉换流站等核心枢纽中,巡检机器人与特高频局放组网监测系统协同运作,确保通道在高负荷下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借助新疆与中东部的时差优势,开展跨区域错峰绿电交易,将绿电送至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实现“新疆午间发电、中东部晚间用电”的时空互补,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从国家能源战略的“大后方”到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的“主力军”,新疆正以澎湃的绿色动能,在新时代的能源版图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未来,国网新疆电力将持续补强电网网架、完善绿电交易体系、深化数字化技术应用,提升新能源消纳与外送能力,让更多新疆“风光”转化为全国绿色发展动能。(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余艳春、李长峰)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