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重阳,三年如一——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保管理部红隼班组以真心守护独居老人的“温暖家”

情暖重阳,三年如一——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保管理部红隼班组以真心守护独居老人的“温暖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30 14: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金秋重阳,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保管理部空警安全员三大队红隼班组的赵明明、梅钢二人提着小米、粗粮叩开哈尼莎老人家门时,老人眼眶中泛起晶莹的泪光——这声带着热乎气儿的“奶奶”,像一缕春日的阳光,瞬间融化了老人心底的孤独,让她真切感受到了比血缘更浓的“亲情温度”。

“明儿、钢子,快坐!”老人踮脚从柜顶取下珍藏的玫瑰花茶,茶香氤氲中,赵明明发现墙根垂落的电线。他转身从储物柜抽出绝缘胶带,踮脚、攀高、缠绕,三两下便将隐患消除。老人轻拍他后背:“还是我儿子好!”

时间回到2022年冬。班组在社区“结对认亲”活动中与哈尼莎老人结缘。首次登门时,老人正对着一袋过期面粉叹气。班组长曾耀当即买回新鲜米面,并立下“每月至少探望两次”的规矩。三年来,这个“规矩”从未中断——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备月饼、春节贴春联,甚至老人的药盒上都贴着班组成员手写的服药提醒便签。

最令人动容的,是那份“比亲人更懂亲人”的默契。2023年重阳,班组发现老人总爱抚摸窗台上的旧照片。细问才知,那是老人与已故老伴的唯一合影。班组成员悄悄将照片扫描修复,定制成水晶摆台,附上手写卡片:“奶奶,您看,爷爷的笑容永远鲜亮。”如今,这份“特殊礼物”仍立在客厅最显眼处,成为跨越生死的温暖见证。

三年光阴,红隼班组的成员虽有更替,但“空巢不空心”的承诺始终如一。“我们不是在做慈善,作为晚辈,我们是在替天下儿女尽孝。”现任班组长赵明明说。他们用三年光阴证明:最动人的陪伴,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晨昏定省的问候、是药瓶旁的温水、是风雨无阻的守候。

临别时,哈尼莎老人攥着赵明明的手不肯松开:“过几天,叫大家还来吃我做的羊肉抓饭”夕阳余晖中,两个“儿子”的身影渐渐融入暮色,而老人窗前的灯光,比往日更早地亮了起来。

——这束光,是红隼班组用三年光阴点亮的“亲情灯塔”,更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温暖注脚。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李萱 赵明明,图:梅钢、曾耀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