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六工镇:新圃书院让乡村文化“活”了起来

新疆昌吉市六工镇:新圃书院让乡村文化“活”了起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8 13: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乡村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铸魂工程。在昌吉市六工镇新庄村,新圃书院正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从昔日的闲置角落蜕变为如今的乡村“文化地标”,一幅“村有书香、人有闲情”的幸福画卷正在新庄村徐徐展开,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昌吉市六工镇新庄村的新圃书院正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一幅“村有书香、人有闲情”的幸福画卷正在新庄村徐徐展开。王博摄。)

(出镜记者 林如梦)今天我们来到了昌吉市六工镇新庄村的新圃书院,我们可以看到架子上整齐摆放着文学、农业、经济等各类书籍。这里已成为村民们劳作之余的新去处。农闲时,村民就会来到这里借阅书籍。在这里,文化建设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为了指尖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化为了村民们脸上求知的满足感,化为了乡村内部悄然升腾的文明新风。

昌吉市六工镇新庄村村民宋丹说:“书院经常搞各种活动,而且经常组织农技讲座,上个月听了一些种植的课,解决了我们家果园的不少难题,这个书院建得太实用了。”

(架子上整齐摆放着文学、农业、经济等各类书籍,这里已成为村民们劳作之余的新去处。王博摄。)

昌吉市六工镇新庄村村民 马春英说:“以前我们农民农闲时,大家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凑一起打牌、打麻将,现在一有空就往这跑,这里比我家客厅还热闹。”

新圃书院的建成,是新庄村盘活闲置资源、推进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此前,村里缺乏综合性文化场所,村民想看书、学技能只能往镇上跑,镇村两级随即决定将村内一处闲置空房改造升级,打造成集“阅读+文化”于一体的新圃书院,书院内设藏书三千多册的阅览室、可开展手工活动的文化室,从规划设计到落地投用,都充分采纳村民的建议,真正建成了“村民自己的书院”。

(在新圃书院里都会举办丰富的活动,真正建成了“村民自己的书院”。王博摄。)

昌吉市六工镇新庄村村委会干事 纪羽:“新圃书院在去年下半年建成之后,我们在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了村民闲暇之余丰富自己业余生活的一个主阵地。”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王博 林如梦 陈宴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