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高新区第一中学(简称“高新一中”)10月26日正式揭牌。作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首所“十二年一贯制科技特色教育校”,该校将依托“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探索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新模式。
10月26日,乌鲁木齐市高新区第一中学正式揭牌。高轩摄
高新一中构建涵盖课程、师资、环境、培育、科研的五大特色育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融入天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内容,形成从小学科学启蒙到高中科创专项的连贯课程链,并与“强基计划”及多所高校课程衔接。师资方面,学校面向全国引进教师,并聘请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及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导师,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校园环境突出科技化与人性化,配备AI分析系统辅助教学,建有创客空间、科创实验室等功能区域。学校还建立“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特长孵化”机制,通过“一生一档”跟踪学生发展。在科研生态方面,学校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设立课题库,引导学生参与完整科研流程。
近年来,高新区(新市区)先后引进北京育英学校、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等教育资源,推动多所高中进入自治区一批次高中序列。目前,该区有9所一批次高中,占乌鲁木齐市一批次高中的三分之一。
高新区(新市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朱景明表示,高新一中是区域教育资源扩容与科教融合的实践,未来将在课程创新、师资培育、科创实践等方面形成示范,进一步打造“学在高新”教育品牌。
作为全疆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新市区)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现有自治区“天山英才”6名,市级以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6名,区级骨干教师831名。同时,依托区域在临空经济、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科技产业优势,通过集团化办学与特色学校建设,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