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乌鲁木齐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前三季度新疆外贸运行情况。乌鲁木齐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李清华表示,新疆外贸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进出口总值达393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增速高于全国18.1个百分点,创历史同期新高。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与边民互市双增长
李清华介绍,新疆外贸呈现“全域增长、多点突破、均衡提质”的特点。一般贸易作为外贸增长的“压舱石”,进出口值达1988.6亿元,增长81.9%,拉动全疆外贸增长27.8个百分点。边民互市贸易实现“翻倍式”增长,进口值达9.5亿元,增长100.4%。伊犁州、喀什地区、乌鲁木齐市、博州等头部地州引领增长,阿克苏、昌吉等8个地州市外贸占比稳步提升。
贸易伙伴日趋多元,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近九成
中亚五国继续保持新疆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值2157.3亿元,占全区外贸总额的54.9%。与此同时,新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3414.9亿元,增长14.2%,占外贸总值的86.9%。对RCEP成员国及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98.5%和99.2%,非洲、西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增长迅猛,增幅均超100%。
民营企业占比93.5%,成外贸增长核心引擎
乌鲁木齐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陈国亮指出,新疆民营企业在外贸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值达3673.9亿元,增长23.4%,占新疆外贸总值的93.5%,对全疆外贸增长贡献率达98%。民营企业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1.4%,其中电动汽车出口增速高达73.4%,“新三样”产品出口46.8亿元,增长41.9%。
智慧监管提升口岸效能,中欧班列通行量稳步增长
在提升铁路通关效能方面,乌鲁木齐海关创新推行“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口岸监管处副处长柏弈丞介绍,通过流程再造、数据互通与科技赋能,铁路口岸通关效率显著提升。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整体通行时间分别压缩14.8%和18.4%。前三季度,新疆铁路口岸货运量达2276.9万吨,增长11.6%,经新疆口岸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1.3万列,增长9.2%。
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制度创新推动贸易便利化
李清华在回应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展时表示,新疆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值占全疆外贸比重达39.5%。海关牵头的22项改革试点任务中已有14项落地,完成率达63%。其中,“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改革推动公路口岸过货量占比由13%提升至20%,出口通关时间由5天压缩至1天。
知识产权保护与口岸卫生安全同步推进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乌鲁木齐海关办公室副主任张哓东介绍,海关持续开展“龙腾行动”,前三季度查扣侵权嫌疑货物130批次,维护了200余家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口岸卫生方面,霍尔果斯公路口岸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国际卫生陆港”,卫生检疫处处长徐军表示,该称号标志着口岸具备国际一流的公共卫生防控能力,已助力近200例急救人员快速通关。
李清华表示,乌鲁木齐海关将继续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以更实举措畅通亚欧通道、培育产业集群、护航企业发展,为新疆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中国日报毛卫华|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