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的青春答卷:迪丽达尔·开力的基层启航

天山脚下的青春答卷:迪丽达尔·开力的基层启航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0 18: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从海河之畔的南开园,到江城武汉的华科大,再到广袤的山东能源新疆能化一线,维吾尔族姑娘迪丽达尔·开力的人生轨迹,画出了一条清晰的“归巢”弧线。这个从伊犁河谷走出的女孩,带着名校的学识积淀和回报桑梓的赤子之心,作出了人生的重要选择——加入山东能源集团,并将职业生涯的起点,坚定地锚定在了生她养她的新疆大地。

缘定山能:从校园积淀到职场启航

告别菁菁校园,踏入山东能源集团,对于迪丽达尔而言,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一次深刻的成长洗礼。“源动力”专项培训为她打开了职场的大门。系统化的企业文化学习、角色转换与心态调整的引导、执行力与能力的锤炼、时间管理与跨部门协作的实践,乃至前沿的AI应用探讨,一系列“干货”课程让她补足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技能短板。更令她触动的是座谈会上前辈们的分享,“纸上得来终觉浅,前辈们的基层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成长需要在实践中复盘,在做中学、在做中完善。”迪丽达尔感慨道。

真正让她感到个人规划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是“源动力”计划中独具匠心的三年岗位轮转设计(三级单位一年、二级单位一年、总部一年)。这既是对能力的系统锤炼,也赋予了青年人才广阔的发展视野。在外求学十余载,“回家乡”始终是迪丽达尔心底最执着的念想。山东能源集团的培养路径与她回报家乡的职业设想高度契合,使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疆,决心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

扎根沃土:在离生产线最近的地方读懂企业

选择之后,是更清晰的目标引领。在新疆能化公司的双选会,为迪丽达尔指明了具体方向。结合她的个人意向和基层单位需求,她被安排到伊新煤业人力资源部进行一年轮岗。“要在三级单位摸清生产经营的运行状况,走进工人中间,感受他们真实的生活与工作,在离生产线最近的地方读懂山东能源。”迪丽达尔基于这样的认识,更使得她扭转了基层“过渡”“跳板”认识,把基层视为深入了解企业、汲取成长养分的“沃土”。

这份扎根基层的决心,在随后的伊新煤业座谈会上,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大学生必须下基层历练,这既是响应时代呼唤,也是个人成长的必修课。企业的专项培养计划与清晰的晋升通道,更用一句暖心的承诺“生活和工作上有任何需求都可以及时反映,单位会尽全力解决”。彻底打消了迪丽达尔对基层环境的顾虑,让她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筑梦未来:以实干为笔书写青春华章

站在伊新煤业这个新起点,迪丽达尔对未来的展望清晰而坚定。她计划在接下来的基层轮岗中,主动完成从“学子”到“职员”的角色转变与心态转变。一方面,她将深耕人力资源专业领域,把校园所学的理论与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她暗下决心,要“沉下去”,多跑一线,多向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请教,在实践的熔炉中淬炼,查漏补缺,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在做中提升”。

对于未来,这个坚定的维吾尔族姑娘目光如炬。她相信,以基层为坚实的起点,以实干为奋斗底色,在山东能源集团提供的广阔平台上,一步步丈量出成长的轨迹,在天山脚下,用热情与智慧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家乡的精彩青春答卷。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段修功 王斌茹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