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古城烟火浸润文旅长卷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古城烟火浸润文旅长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4 18: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清晨,喀什市喀什古城东门广场,十二木卡姆乐曲循着晨光漫过城墙,唤醒每个街巷,把晨光、烟火与故事,一并捧给赶来的每一个人。

当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较大的生土建筑群,便在新一天的曙光中渐渐热闹起来。

在“古丽的家”院内,阳光透过无花果枝叶,斑驳的光影恰好落在刚摆好的茶桌上。主理人沙拉麦提·卡日正忙着为游客端上热茶和瓜果,待游客陆续落座,她便示意后台响起音乐,一场富有特色的歌舞表演便就此拉开。

游客在喀什古城景区“古丽的家”民宿欣赏歌舞表演。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曹宇婷 摄

从清晨到日暮,“古丽的家”院内的茶桌就没空过,一波游客刚喝完茶离开,另一波就接着到来,沙拉麦提转身去厨房续上热水,再切上新的瓜果,歌舞表演一场接一场。“我们家每天要表演十多场节目,琴声和歌声就没断过。都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有了现在这么好的发展机遇。”她一边擦着桌上遗留下的茶渍,一边笑着说道。

十多年前,喀什古城还面临着“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等困境。2009年起,国家与自治区累计投入70.49亿元,对古城内4.9万户危旧房实施“一户一设计”进行综合治理。所有民居的抗震设防标准提升至8级,坚持“不拆真遗迹、不搬原住民”原则,坚守“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初心。

沙拉麦提借着这股东风,2017年率先将自家的院落改造成集民宿、文化展示、歌舞表演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接待小院。“现在每天我们家接待游客就有500余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和我们一起跳舞,学弹都塔尔,品尝香甜的瓜果,热闹得像一家人一样。”说着,她又盛满一壶热茶端给新一批游客,眼里满是自豪。

近年来,喀什市依托5A级景区优势,打造232家古城民宿。以喀什古城景区为核心,构建古城民宿集群发展模式,形成巴格其巷等6大特色民宿集聚区。

如今的喀什古城,在让居民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又让游客深度体验当地风土人情与特色民俗,这份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远方投资者的目光。

来自河南南阳的投资人吴振飞今年在古城开设了首家精品小酒馆,将喀什瓜果融进酿酒技艺,用伽师瓜、葡萄、荔枝等酿出的果酒,深受游客喜爱。他说:“几年前我来喀什旅游,就觉得这里的文化和烟火气息特别吸引人,街头巷尾处处都是能留住游客的细节,当时就觉得在这投资会有前景。”

同样嗅到商机的,还有乌鲁木齐商人侯伟梁。喀什古城汗巴扎都塔尔与达普的婚礼民俗表演店自开业以来就吸引大量游客进店观看。“很多人来新疆旅游,想深入体验新疆传统婚俗,却苦于找不到渠道。”侯伟梁便抓住这个商机,开设了这家店。

随着“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如今的喀什古城人气与商业活力相互赋能,2025年1—8月喀什古城景区接待游客2044.04万人次,同比增长51.03%,实现综合旅游收入89.47亿元,同比增长25.01%。不仅推动着区域经济在文旅融合的赛道上加速向前,更让这座城市在保留穿越时空的文化记忆中焕发新时代的生机活力。

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在喀什古城相遇相知,共同绘就着一幅多元文化交融、民族团结进步的壮美画卷。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曹宇婷 吕有文 董帅龙)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