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200万亩棉花陆续进入吐絮期,职工群众正抢抓农时,全面开展脱叶剂喷施工作,为棉花丰产丰收筑牢基础。
智能机器人在十二团塔南镇棉田作业。阿迪力·艾尼 摄
这两天,在十二团塔南镇十一连职工彭涛的棉田里,洁白的棉花在枝叶间若隐若现。一台智能机器人正穿梭田间,有条不紊地开展棉花脱叶剂喷施作业。彭涛介绍,今年气温偏高,棉花成熟较往年提前了10天,目前棉桃自然吐絮率已达40%左右,达到脱叶标准。“用机器作业,喷施得特别均匀,脱叶效果特别好,作业质量比以前高得多。”彭涛说。
棉花整体生长态势良好,陆续进入吐絮期。阿迪力·艾尼 摄
正在作业的智能机器人。阿迪力·艾尼 摄
据了解,这台智能机器人名为“鹤出T3000”,机身搭载长达21米的喷杆,单趟作业可覆盖9行棉花,最高行进速度达每秒2米,综合作业效率每分钟达3亩地以上,较传统机械作业提升一倍以上。同时,该机器人的轮距和机腹离地高度可自由调整,可广泛匹配不同种植行距和株高的作物,主要应用在叶面肥喷洒、药物喷施等农事中,不仅节省人力成本,还提升了作业质量和效果。
正在作业的智能机器人。阿迪力·艾尼 摄
智能机器人遥控器。阿迪力·艾尼 摄
“这款是第五代模块化变形机器人,目前已在南疆投放8台,明年将大量应用。设备搭载12级中心风力的涵道式风扇,通过风压与回旋涡流实现作物叶片正反面均匀施药。除了脱叶,防治红蜘蛛、蚜虫的效果也很好。”觉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运营经理赵嘉丽说。
智能机器人正穿梭田间进行作业。阿迪力·艾尼 摄
棉花脱叶是实现棉花提质增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也是保障棉农增收的重要举措。为确保棉花脱叶剂喷施效果,第一师阿拉尔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围绕脱叶剂品种选择、配药方法与用量把控、喷施方式等技术要点,为职工群众进行现场指导,全力保障棉花脱叶剂喷洒作业科学、有序推进,为后期机械化采收奠定基础。(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 阿迪力·艾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