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启动下闸蓄水,最大坝高达247米,标志着中国面板坝筑坝技术达到300米级世界领先水平。
图为下闸蓄水启动仪式现场(聂灿灿摄)
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玛拉克河中下游、温宿县与乌什县交界处的大石峡峡谷河段,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第一批国家层面联系的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12个试点项目之一。
工程建设克服了诸多困难,实现了多个首创。大石峡工程建设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智能化技术进行全过程智能建设的砂砾石面板堆石坝,首次攻克了砂砾石坝料级配、含水率、压实质量现场快速检测的世界级难题,也是首个采用智能无人碾压机群协同作业技术填筑的砂砾石面板堆石坝。这些技术瓶颈的突破,有力推动了工程建设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助力大坝提前8个月到顶,沉降量仅为0.29%,远低于设计值,保障了大坝建设优质高效安全,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大坝智慧建设,对在同等地质条件下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示范效益。大石峡项目搭建了“1平台+4管理业务应用集群+5施工过程监控系统模块+10大管控中心”的智慧管理云平台,并通过BIM+GIS、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管理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工程建设、运行智慧化管理。大量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研发与应用,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在水利行业的发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等,必将开拓和引领大坝建设新的更大发展,中国能建在面板砂砾石坝领域为世界贡献了鲜活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投资,中国能建总承包公司(葛洲坝三公司)、葛洲坝市政公司、葛洲坝机电公司等单位参与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89.97亿元,采用“PPP+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总工期102个月,计划2026年7月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工程建成后,将形成11.7亿立方米库容,相当于80个西湖,可每年向塔里木河干流提供生态用水,为超过800余万亩农田进行水利保障,有效缓解阿克苏河流域灌区春旱缺水状况。同时,项目总装机容量75万千瓦,每年发电量可达18.93亿千瓦时,承担新疆南疆四地州电力系统调峰任务。(中国日报记者 毛卫华|聂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