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岗位注意,准备执行并网反送电操作!”近日,在新疆中泰新能阜康市25万千瓦光伏项目的调度中心内,总指挥的指令打破了现场的沉静。大屏幕上,电流、电压数据即刻跳动起来,技术人员目光如炬,紧盯屏幕,指尖在操作台上精准敲击。
当“并网反送电成功!各项指标正常!”的确认声从调度台传出,紧绷的氛围瞬间被点燃,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团队成员相互击掌庆贺,眼中满是掩不住的激动与自豪。这标志着25万千瓦光伏项目向全面投产发电迈出关键一步,为新疆中泰的能源结构转型按下“加速键”。
项目现场(安明睿 摄)
记者了解到,作为新疆中泰并网建设的第三个光伏项目,该项目自启动之初,便肩负着三重使命:推动区域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助力阜康能源实现绿电替代、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提供坚实支撑。站在项目现场远眺,成片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璀璨的金属光泽,宛如一片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顺着地势延展;逆变器、升压站等设备整齐排布,与远处巍峨的天山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现代能源产业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据规划,该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数亿千瓦时,每年将减少13.4万吨标准煤消耗,降低约3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届时,项目不仅能为阜康能源自备电厂提供稳定的绿电替代来源,进一步增强区域新能源供给与消纳能力,更将推动传统化工产业与新能源深度耦合发展,为新疆中泰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能源体系筑牢根基。
回溯项目建设全程,挑战与进度始终并行,每一步推进都凝聚着团队的汗水与智慧。去年冬季,为赶在冻土期来临前完成基础施工,建设团队顶着严寒坚守一线,工人们裹着厚重的棉衣,手脚冻得通红,却依旧有条不紊地绑扎钢筋、浇筑基础。今年夏季,面对持续高温“烤”验,团队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正午开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在阜康项目部生活区内汇总数据、优化方案,确保施工节奏不脱节、进度不滞后。
为保障此次并网反送电万无一失,技术团队提前一周启动模拟演练:小到一根电缆的接口连接、一个运行参数的精准校准,大到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推演、与电网公司的协同对接流程,都反复打磨、逐项核验。直至并网前一天深夜,技术组仍手持手电筒对集电线路展开最后一次巡检,只为排除任何潜在风险。
下一步,中泰新能源将以此次并网成功为新起点,为新疆中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绿电支撑,为区域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多力量。(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 安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