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画细致记录,一言一语耐心询问。9月8日,在新疆托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服务大厅内,窗口工作人员正专注地为前来求助的群众办理信息登记手续。这看似简单的“第一步”,正是开启“一揽子解决”流程的关键钥匙。
该中心于2025年6月13日完成阵地搬迁,总面积1500平方米,集约整合了县、镇两级资源,打破了以往条块分割的局限,将原先分散在28个单位的法治力量优化重组为14个统一对外的服务窗口,真正实现了群众“只进一扇门,可办所有事”的便民目标。
中心运行突出“三域引领、五区衔接、多窗联动、调审一体”机制,科学划分为综合服务、矛盾调解、集中办公三大功能区域,并进一步细分为法律普法咨询、信访综合受理等五个专业功能区,积极推行“分领域、分层次”的阶梯式矛盾纠纷化解模式,通过多元共治实现群众诉求全链条解决。
来自托里县的居民江明亲身体验了中心的高效服务。他因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前来求助,“从信息登记到联系对方当事人,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更让他惊喜的是,在调解员专业的沟通协调下,双方当场达成和解并完成司法确认。“没想到一次就办好了,这个中心真的为我们老百姓提供了方便!”江明欣慰地说。
托里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的“亿·海瑞”调解工作室尤为亮眼。这支由4名退休政法干警组成的“银发智囊团”,凭借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群众工作功底,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纠纷调解服务,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一道温暖而专业的风景线。
托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调解员马海瑞说:“截至目前,我们共调解案件26起,接待来访群众150余人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105人次。案件类型主要包括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纠纷14件,民间借款2件。这26起案件中完成司法确认21件,涉及总金额400余万元,其中单笔最大金额195万元。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学习,提升调解能力,努力化解矛盾,为托里县社会治安贡献绵薄之力。”
托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成功实践,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次积极探索。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该中心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宝贵的“托里经验”。
托里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闫明亮说:“目前,综合服务大厅集中了法律普法、咨询、信访受理、纠纷调解、司法确认、公证及诉讼服务等各类窗口,协同推进纠纷化解工作高效运转。中心成立以来,日均接待群众30至40批次、80至100余人次。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和诉求500余件,化解率达97%以上,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得到有效提升。”
(中国日报记者 毛卫华|姚恩博 张成林 谢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