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新疆人权事业发展论坛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

第三届新疆人权事业发展论坛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8 10: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6日上午,以“新疆70年历史性巨变与人权保障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新疆人权事业发展论坛,在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举办。此次论坛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总结70年来新疆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展望其美好前景。

第三届新疆人权事业发展论坛。 何雅盼摄

交流发言环节,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代表围绕新疆人权事业发展展开分享。“人权保障没有单一模式,只有将人权与发展、安全、文化相结合,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中东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唐志超在发言中总结了新疆人权事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生命保障折射新疆生存权的底色;就业保障折射人权发展的成色;平等的政治权利折射人权本色。” 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富强介绍,截止2024年12月,新疆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744个,且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2025年,新疆有全国、自治区、州市、县市区、乡镇五级人大代表73957人,其中少数民族占65.4%。

唐志超发言。 何雅盼摄


作为旅居匈牙利的华侨,华侨欧洲新疆文化协会的会长、新疆国际侨商联合会的副会长张亦秋,结合最基本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权利的实例发言道:“新疆人权事业的发展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数百万人口脱贫、社会稳定带来安全感、人们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各民族文化得到尊重、每个孩子都能上学、每个人都能享受免费体检等具体而微的实例中。”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中国人权事业的新篇章,新疆人权事业的实践也随之展开。“70多年来,新疆政治平等,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包容开放,奠定了新疆人权事业的政治、物质基础,实现了人权的充分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使新疆人权事业实践稳步前进,硕果累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许建英说。

许建英发言。 何雅盼摄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据了解,新疆劳动就业总人数从2012年的1246万人已增加到2024年1391万人,增长11.64%,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保持在46万人以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副处长马建云表示,新疆将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依法保障各族群众的劳动权益。

专家学者们还围绕新疆各族群众环境权利保障的成就与发展、教育在人权中的发展、《玛纳斯》史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新疆劳动就业保障情况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此次论坛由新疆师范大学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人权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俊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产出更多高质量原创性成果,讲好新时代新疆尊重、保障和发展人权的故事。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何雅盼)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