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7:30,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南门鸣枪开跑,1.4万名来自国内外的跑者踏上“城市全景赛道”,在穿越六大主城区、串联二十余处城市地标的征程中感受“亚心之都”的独特魅力。
赛事全程,组委会以“安全第一、服务至上”为原则,从医疗防护、交通保障、智能服务到志愿支持,构建起全方位、全链条的保障体系,用专业与温度为跑者筑牢安心奔跑的“防线”。
为应对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及欢乐跑等不同项目的需求,组委会统筹全市医疗资源,打造“固定医疗站+移动急救力量+急救跑者”的三级医疗防护网络。
“志愿者和安保都做得非常好,我跑了很多城市,感觉除了北京之外,新疆是做得最好的,明年打算带着孩子一起过来参加比赛。”马拉松项目女子组中国籍第一名敖苹平在赛后分享道,她的感受正是赛事医疗保障工作的生动缩影。
数据显示,赛事共设置25个医疗站,平均每1.6公里就有一处专业医疗点位;调配27辆救护车沿赛道待命,确保突发状况下“分钟级”响应;配备140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实现赛道关键节点全覆盖。
为平衡赛事举办与城市正常交通秩序,乌鲁木齐市制定“分区域、分时段”交通管控方案,提前通过官方渠道发布18条临时绕行路线,覆盖赛道周边主次干道。同时,8月28日至31日赛事期间,参赛选手凭号码布或中签短信截图,可免费乘坐全市公交、地铁。
“这次参赛包的领取非常方便,只需要刷身份证、扫脸比对信息,15分钟就搞定了!”来自山西的自由跑选手李传提到的“高效领物”,源于赛事引入的善跑体育“智能赛事服务平台”,成功实现选手身份快速比对、参赛包精准发放,避免传统领物流程中的排队拥堵问题。
同时,AI智慧检录系统在赛事中投入使用,选手通过人脸识别即可完成身份核验与分区入场,有效杜绝替跑、蹭跑等问题,保障赛事公平性。
来自上海的选手吴家明赛事结束后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真心赞,补给和志愿者服务绝对一流,市民参与加油热情高。”据了解,本届赛事共招募2000余名志愿者,分布在赛道指引、物资补给、医疗辅助、氛围营造等12个岗位,人均服务时长超8小时。
“能明显感受到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对赛事的重视,更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包容与热情。”乌鲁木齐本地选手丁丽表示,和她一同参赛的许多内地跑友都坦言,来到乌鲁木齐后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乌鲁木齐市民作为东道主,用最热烈的欢呼声为跑者加油,充分展现了首府城市的精神风貌与人文温度。”
此次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城市赛事运营能力、综合保障水平的全面检验,更生动实践了“办一次赛、兴一座城”的理念,通过一场马拉松,乌鲁木齐成功地向国内外跑者展示了其作为首府城市、“亚心之都”的发展活力与独特魅力。
(中国日报 记者 毛卫华|魏垚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