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电科院院负责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系统规划、电力设备调试等多个领域的重点工作。近年来,随着新疆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电网运行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显著增加。
国网新疆电科院党委深刻把握新疆地域广阔、电网建设任务艰巨、新能源快速发展等实际,依托基层党支部、党员攻关团队等载体,推动党建和业务相融合,在破解业务难题、开展前沿技术创新等工作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为了确保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国网新疆电科院党委深入全院13个基层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调研,通过座谈交流、访谈等方式,征集党建与业务融合、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归纳提炼出了“组织生活形式固化”“党员作用发挥形式单一”“党建与业务衔接不畅”3类核心问题。对此,该院党委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鼓励所属各党支部结合实际业务情况开展党支部特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充分在业务实践中发挥带头作用,推动形成“标准—特色—示范”党支部建设路径。
5月6日,在±800千伏天山换流站年检现场,国网新疆电科院高电压设备研究所党支部开展了“调试现场”实景党课。该支部12名党员骨干结合现场检修情况,以“党员如何在技术监督中发挥带头作用”等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经验,为支部成员开展类似作业提供参考。
“党课融入一线业务”是高电压设备研究所党支部2024年起开展的特色实践项目。该支部将主题党课的“课堂”搬到检修现场,建立起了“现场故障分析会+党员微党课”的模式,打通党员教育与业务实践的壁垒,让党员在党课中明确攻坚方向、凝聚奋斗共识,在一线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基于此,该支部构建起了“问题发现在一线、难题解决在一线、能力提升在一线”的良性循环,支部党员骨干带头攻克了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套管局部放电异常等电力设备技术监督难题,牵头研发“储能型变压器快速退磁装置”等多项创新成果,相关成果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收录为精益检修新技术新装备、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推荐装备,并推广至系统各单位。
今年截至目前,国网新疆电科院各基层党支部陆续围绕电力科研创新、电网安全运行、重大工程保障等领域开展了“大国重器背后的党建密码”“调试现场实景党课”等36次党支部特色实践活动。
在推动基层党支部特色化建设的基础上,国网新疆电科院党委在重点项目研究、重大技术创新攻关等重要工作中建立党员专家“揭榜挂帅”机制。该院党委组织生产技术部、科技数字化部深入调研电网运维、新能源发电并网等重点工作中的技术需求,定期梳理形成重点研究项目榜单,明确攻关目标、成果及标准并发布。相关专业党支部骨干党员主动揭榜并牵头组建攻关团队开展具体项目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该院党委鼓励各专业加强联动,共同组建攻关团队,凝聚合力破解业务难题。
2024年12月6日,阿勒泰地区220千伏纳丰二线跳闸。国网新疆电科院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辨识系统精准判定线路故障原因为覆冰跳跃,并自动生成了包含故障定位信息、过渡电阻值及保护动作评估等信息的完整诊断报告。基于系统提供的报告参考,阿勒泰供电公司调度人员及时启动试送电程序,仅用30分钟就恢复了线路供电。该系统由国网新疆电科院来自继电保护、自动化等多个专业的党员骨干联合研发。
新疆地区冬季严寒多雪、大风天气频发,电网易出现因输电线路覆冰、舞动等导致的跳闸故障,影响供电可靠性。2023年,国网新疆电科院党委放榜“输电线路故障自动识别技术研究”项目研究任务,该院电网技术研究所党支部党员专家赵启主动“揭榜”,并联合继电保护专业党员骨干组建了党员攻关团队。此后一年,团队成员系统分析了上万条线路跳闸数据,深入挖掘故障发生原因与气象信息、过渡电阻等特征量之间的关联规律,顺利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了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辨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新疆电网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
今年截至目前,国网新疆电科院18名党员专家“揭榜”了“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下的电压源型风光储发电装置关键技术研发”等15项课题任务。他们牵头组建了多支由变压器、继电保护、电力系统仿真等专业党员骨干组成的党员攻关团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17项。
(中国日报 记者 毛卫华|李匀 李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