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7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南门正式启幕。作为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本届马拉松吸引1.4万名跑者参赛,更有来自8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选手齐聚,用脚步丈量“亚心之都”的城市风情,在奔跑中感受乌鲁木齐的活力与温度。
本次赛事设置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欢乐跑(约6公里)三个项目,创新性采用“城市全景赛道”设计,首次实现三大项目路线贯穿乌鲁木齐六大主城区。42.195公里的赛道如“流动的城市项链”,串联起新疆国际会展中心、红山、西大桥、新疆美术馆等20余处地标,让跑者在奔跑中“打卡”城市名片,真正实现“用脚步丈量风景,用奔跑读懂城韵”。
赛道之上,不仅有速度与激情的较量,更有文化与温情的交融。沿线38个文艺展演主题氛围点成为独特风景线:从呐喊声到歌舞秀,从非遗展示到主题补给,全城力量共同营造出热情好客、积极向上的赛事氛围,让奔跑不止于运动,更成为一场展现城市活力的盛大狂欢。
经过激烈角逐,各项目冠军相继诞生。来自福建漳州的李政跃以2小时19分50秒的净成绩斩获马拉松男子组第一名,他赛后坦言:“乌鲁木齐的天气特别舒适,观众热情得让我不好意思放慢脚步,新疆羊肉串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强烈推荐大家来新疆旅游。”马拉松女子组中国籍第一名由浙江温州选手敖苹平获得,她用时2小时50分18秒,对赛事保障赞不绝口:“志愿者和安保工作超贴心,我跑过很多城市,感觉新疆是除了北京之外做的最好的,明年一定要带孩子来感受这份热情。”
在半程马拉松赛场,新疆本土选手展现强劲实力。来自新疆伊犁的叶尔安・叶列吾斯孜以1小时06分29秒摘得男子组冠军,身为新疆籍选手的他自豪地说:“能把冠军留在新疆,我特别骄傲!市区赛道很有挑战性,观众的呐喊给了我无限动力。”新疆兵团5师选手韩梦则以1小时21分10秒夺得女子组第一名,她表示:“平坦的赛道和热烈的氛围让我发挥出色,接下来会继续训练,备战石河子赛事。”
除了竞技魅力,本届马拉松更以“体旅融合”为特色,为跑者打造“参赛即享游”的沉浸式体验。8月28日至31日,参赛选手凭号码布或中签短信可免费乘坐乌鲁木齐公共交通,还能享受天山大峡谷、天山野生动物园等16家核心景区首道门票优惠。这一举措不仅让跑者在赛后轻松解锁草原风光与人文秘境,更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经济“增量”。
来自广东广州的大二学生郑星浩,就是因“马拉松+旅游”的特色而来:“第一次跑马就选了乌鲁木齐,赛前还结识了本地朋友,这里的风土人情太吸引人了。”53岁的陕西跑友张丰顺则坐了30小时火车赶来,他笑着说:“赛里木湖的景色已经美到我了,赛后一定要去天山逛逛,大美新疆值得一来。”
赛事背后,是全方位的保障与科技赋能。组委会构建“9个工作组+立体防护网络”的安全体系;善跑体育“智能赛事服务平台”让领物检录更高效。乌鲁木齐市体育局党组书记、二级巡视员刘毅勇表示:“举办马拉松不仅提升了全民健身意识,更扩大了乌鲁木齐的城市影响力,促进了消费与文化交流,充分展现了城市和谐、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赛事的专属装备与奖牌设计暗藏巧思:蓝色战袍融入冬不拉等新疆符号与赛道轮廓;完赛奖牌以金、银、铜对应不同项目,正面镌刻天山、红山塔等城市地标,背面专属姓名磁吸牌更显独特。更令人期待的是,该奖牌可与年末乌鲁木齐半程马拉松奖牌拼合,串联起“一城双马”的秋日与冬日风情,诚邀跑友再赴盛会。
当时针指向下午1:45,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落下帷幕。这场融合竞技、文化、旅游的体育盛宴,不仅让跑者感受到“亚心之都”的诚意与热情,更让乌鲁木齐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现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活力。
(中国日报 记者 毛卫华|魏垚竹 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