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行走的思政课”国防教育专场活动走进空军新疆航空队纪念馆

“2025行走的思政课”国防教育专场活动走进空军新疆航空队纪念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7 20: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7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及“十四五”规划收官的特殊节点,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人民网联合主办,以“铸牢共同体 共筑国防梦”为主题的“2025行走的思政课”国防教育专场活动,在空军新疆航空队纪念馆举行。

主持人羊宴与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讲解员娜迪热・艾克拜尔(右)对话。魏垚竹摄

活动以四场访谈开篇,通过嘉宾讲述串联起与国防紧密相关的新疆故事。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讲解员娜迪热・艾克拜尔,回顾了抗战时期新疆各族群众同心支援抗战的历程,尤其分享了馆内文物背后维吾尔族老人艾沙送子参军的故事,让现场观众深切体会到“国防是全民的事”“民族团结就是战斗力”的内涵。“艾沙老人家里没什么资源,却依然送孩子参军,这份担当特别让人感动。”乌鲁木齐市第44小学五年级八班学生穆斯丽玛・阿不都拉有感而发。

主持人羊宴与中国人民解放军93886部队政治工作部上尉干事周叶青(右)对话。魏垚竹摄

中国人民解放军93886部队政治工作部上尉干事周叶青,则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航空人才队伍——新疆航空队的传奇。她提到,当年27000多名红军西渡黄河赴新疆,最终仅420余人抵达星星峡,这群战士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中,以坚韧信念成为人民空军的“精神种子”,其事迹令在场观众深受震撼。

活动还通过电话连线,与“乌鲁木齐舰”上士班长秦贞西互动。毕业于乌鲁木齐市第23中学的秦贞西表示,“乌鲁木齐舰”的名字让她和战友们使命感倍增,这份与家乡的联结,成为守护祖国海疆的强大动力。

乌鲁木齐市第135中学党支部书记刘文清,介绍了新疆首个高中阶段空军预备役飞行员航空教育实验班的情况,从创建初心到培养方案设计、航空特色课程设置,展现了学校为国家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培养人才的努力,也让大家看到年轻一代接力强国的希望。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国家民委新疆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副主任严学勤作专家分享。魏垚竹摄

在专家分享环节,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国家民委新疆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副主任严学勤,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五个认同”和“四个与共”进行解读。

“希望这堂思政课能成为一颗种子,让大家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主持人在活动尾声的话语,引发在场人员共鸣。

学生参观展览区。魏垚竹摄

活动最后,大家前往展览区参观,通过实物与图文,直观了解抗战时期新疆在物资传递、文化宣传等方面的贡献。现场还设置“我为祖国献祝福”签名板、“我与战机合个影”等互动环节,乌鲁木齐市第44小学五年级八班学生马胤翔站在飞机模型前坚定表示:“我长大以后想当一名飞行员,翱翔在天空、保护祖国。”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魏垚竹)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