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保护区的北沙窝万亩梭梭林里,昌吉市国家级公益林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的护林员们正在对这里的天然和人工梭梭林、琵琶柴等沙漠植被的长势进行常规管护和监测,对管护区内的牧民做好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宣传,确保这道天然的绿色屏障生机盎然。
47岁的卡克木是这个管护站的一名护林员,在这里从事公益林管护、巡护工作已经6年了,他见证了管护的这片人工梭梭林的成长和区域生态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昌吉市国家级公益林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卡克木说:“在我们护林员共同的努力和管护下,这些梭梭在6年里,最高的长到了4米多高,最矮的也有2米多高,它的叶子长得比较茂盛,主要就是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看到这片梭梭林长得越高越茂盛,我们很欣慰,工作也很值得。作为护林员我们要继续加大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的保护力度,对我们辖区内的牧民及时开展防火宣传,保护好生态,保护好野生动植物,为我们的生态环境能够更好的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昌吉市庙尔沟乡和谐二村牧民塔布斯·也力肯世代生活在这片梭梭林里,30多年来,亲眼见证了在国家一系列生态抚育政策的支持下,这里生态环境的变化,说起这里生态环境的改善,他向我们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们这里棉花地多,植被少,那回风沙也特别大。现在政府退耕还林,人工种植了很多梭梭,梭梭长得特别茂密,绿油油一片。现在风沙也少了,生态环境也特别好。护林员给我讲了很多防火知识,还有就是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以后我跟护林员们,一起保护这里的动植物,让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昌吉市庙尔沟乡和谐二村 牧民 塔布斯·也力肯说。
(昌吉市国家级公益林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的护林员们正在对昌吉市北部荒漠的牧民宣讲森林防火知识。成石麟 摄。)
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东至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兵团第六师103团,西至呼图壁县、兵团第六师105团,南至昌吉国家农高区、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北至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东西宽34千米,南北长120千米,公益林面积220.26万亩。荒漠区主要植被为胡杨、白梭梭、柽柳、琵琶柴等乔灌木及草类,主要野生动物有鹅喉羚、野兔、野山鸡、狐狸、狼、猎隼、草原雕、斑鸠等。随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退耕封育等项目的实施,北部荒漠生态恢复良好,目前,这里的森林蓄积量已达3259.33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1.91%。
昌吉市国家级公益林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站长袁鹏海说:“风沙少了,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显著的增加,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今后我们管护站继续增加人力,继续加大对公益林的巡护管护力度,加强森林防火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向周边牧民宣传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在我们的管护区,筑起一道生态保护的绿色屏障。”
(昌吉市国家级公益林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的护林员们正在对昌吉市北部荒漠的人工梭梭林的长势进行查看。成石麟 摄。)
8月25日笔者在昌吉市三工滩生态防护林项目灵香山生态防护林区看到:昌吉市三工滩生态林管护站正在组织工人正忙着利用滴灌设施,对这片区域去年栽植7000亩防护林进行今年第七轮灌溉,确保这些树木茁壮成长,发挥防风固沙的生态屏障作用。
54岁的张之进在这里从事生态林管护工作6年,主要在这里开展生态林灌溉、修剪、巡护工作,亲眼见证了生态治理后,这里由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现在的“绿色家园”的全过程。昌吉市三工滩生态林管护站护林员张之进说:“主要树种有胡杨、沙枣、榆树,是抗旱适应性强的树种.刚种时树高有1米左右,经过近一年的浇水、修剪、管护,现在平均树高有2米左右,树的周围也长满了各种草,三工滩植被覆盖率得到了大幅度增加,风沙也越来越少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作为一名护林员,我们要继续把这些树浇好,修剪好,管理好,让这里变得更加葱绿,环境更加优美。”
三工滩位于新疆昌吉市南部浅山地带,这里常年黄土裸露,风沙肆虐,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昌吉市从2015年开始,先后投入2亿元,在这里实施昌吉市三工滩生态防护林工程项目,先后完成了三工滩一期、二期国土绿化造林2.1万亩,栽植红叶海棠、沙枣、胡杨等树种20多个品种100万余株,安排专人进行浇灌、病虫害防治、修剪和巡护,目前这些生态防护林成活率均保持在95%以上。在昌吉市南部浅山地带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生态绿色屏障。昌吉市三工滩生态林管护站站长王务江说:“今后计划第一个把灌溉设施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和修缮,有水的保证才能有树木植被的成活。第二个就是树体的管护,加大巡林的力度,避免一些牲畜进行破坏。树体每年春秋两季要进行涂白,对一些发生比较严重的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通过我们上述说的这些措施以后,使我们的林地要得到有效保护,使树木茁壮成长,植被逐年增加,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链进一步完善,使三工滩这一块的绿地,继续发挥好它的生态效益。”
今年以来,新疆昌吉市按照“南护天山、中管平原、北治荒漠”的工作思路,先后争取2660.89万元项目资金,在全市生态治理区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林木良种培育、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等14个生态治理项目,今年以来,共完成全面退化乔木林修复1600亩,枯死木清理更新3400亩,封山育林7.31万亩,人工种草1万亩,草原围栏5.07万亩。
昌吉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木合塔尔·塔依尔说:“全市生态治理区域内沙化土地综合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退化区乔木林恢复生机,封育区灌木林覆盖度增加10%,草原围栏区草产量增加5%,已形成封、造、育相结合的绿色屏障,全市生态稳定性明显增强,林业和草原保护与建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今后我们将持续加大国土空间绿化,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资源监管,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和系统保护,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昌吉贡献力量。”(中国日报记者 毛卫华|成石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