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哈密以改革发展绘就现代化新图景

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哈密以改革发展绘就现代化新图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6 09: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5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5场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新疆哈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吾拉木江·热依木及相关负责人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系统介绍哈密市在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经济、产业、民生、民族团结等领域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展现新疆“东大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跃升是哈密发展的鲜明注脚。2024年,哈密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16.2万元,较2012年的3.99万元增长2.1倍。同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9%,两项核心指标均位列全疆第一。2025年上半年,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产业升级构建起多元支撑体系,为哈密发展注入动力。农业领域,哈密以“哈密瓜IP”为牵引,2022年起连续举办三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推进全产业链建设。作为“中国哈密瓜之乡”,其原产地哈密瓜种植规模稳定在8万亩,年产17万吨优质商品瓜,202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较2012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8390元增至2024年的25828元,增长2.1倍。

工业方面,哈密已形成煤炭煤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依托全疆第一的5708亿吨煤炭预测资源量,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一块煤”向“一滴油”“一方气”转变,2024年煤炭产量1.8亿吨,就地转化量近7000万吨/年。新能源产业领跑全疆,今年6月“疆电外送”第三通道投产,哈密绿电7毫秒即可送达重庆,2024年外送电量占“疆电外送”总量的52.48%。此外,哈密建成全疆最大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本地化生产率超70%,氢能产业跻身全国前列,成为全疆首批氢能产业示范城市。

服务业领域多点突破,现代物流与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2023年哈密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成陆港型枢纽并与多港口实现港港直通,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83列;文旅产业深化“文化+生态+消费”模式,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985.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5%、23.2%。

哈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吾拉木江·热依木发言。主办方供图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哈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吾拉木江·热依木在发言中表示,哈密始终将财政支出的70%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就业保障有力,零就业家庭保持8小时动态清零,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超90%;医疗服务提质,建成1个国家级、6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实现检查结果互认;住房条件改善,2025年续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已交付1000套,1744套保交房全部完工,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更新项目有序推进。

改革创新与民族团结同步推进,为哈密发展凝聚合力。2025年哈密实施191项改革任务,政务服务平均办件时长从12分钟压缩至7分钟,群众满意率达99.95%。民族团结工作扎实有效,2019年哈密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24年2个集体和个人获全国模范称号,通过深化左宗棠文化研究、创排《惟舞伊州》等文艺精品,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前,哈密正处于后发赶超的关键期、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下一步,该市将继续以党的治疆方略为指引,深化产业协同、跨区域合作与民生保障,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哈密,为全疆率先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魏垚竹)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