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海白领李寥轻点手机屏幕,远在4000公里外的新疆哈巴河牧场里,她认养的阿勒泰羊“雪朵”正踏着晨露翻越草坡。通过实时定位画面,“雪朵”当日的运动轨迹、体重增长数据清晰弹出。这一幕正是哈巴河县“云端代牧”模式风靡全国的一个缩影。
一根网线连通牧场,溯源科技打造舌尖信任。“家人们,快看这只阿勒泰羊羔,它喝的是低氘水,吃的是中草药!”今年6月,在哈巴河县白哈巴村也根的空中草原直播现场,10余万网友涌入直播间,短短一日便抢订1526只阿勒泰羊羔。消费者通过“那仁夏牧场”微信小程序认购羊羔后,即可参与“一对一”视频连线,见证专属于自己的羊羔佩戴“一品一码”电子溯源项圈。此后,羊群转场路线、羊只体重变化、兽医体检报告均在手机端实时可查。
“以前客户只关心羊肉价格,现在则关心羊走过多少草场。”牧民哈布尔拜·木尔萨尔笑着说道。今年7月,他代牧的200只阿勒泰羊还未出栏便收到全款,每只售价比市场价高出200元左右。目前,全国消费者已通过云端认养3860只阿勒泰羊,首批“云牧主”今秋将亲赴牧场验收羊群。
有机认证筑牢品质,兵地联动拓宽销路。为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新疆农投利信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国际权威机构SGS、CMA,完成哈巴河县全域493万亩牧场有机认证,24万只(头、匹)阿勒泰羊、哈萨克牛马均获有机活畜认证,并建成该县首个有机肉品加工厂。
与此同时,今年8月,一场兵地携手的农特优品直播活动在哈巴河县引发关注。活动中,“哈巴河有礼店”与“云端牧场”双专场联动,兵地特色农产品销售额单日突破百万元。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陶然现场点赞:“这不仅是消费升级,更是边疆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一只羊”激活增收链,文旅融合点亮牧区未来。“云端牧场”的魔力远不止于卖羊。在哈巴河县打造的“牧场客栈”中,“云牧主”可租赁马匹体验游牧迁徙,品尝纯手工酸奶疙瘩;牧民则通过民宿接待、文旅服务获得多元收入。在哈巴河县夏季文旅活动中,白哈巴村草原设置毡房营地、转场文化展,吸引高端客群深度体验“一日牧民”生活。
“我们要让代牧经济既富口袋,也护草原。”新疆农投利信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华透露,企业正推进区块链溯源升级,未来消费者扫描羊肉包装二维码,即可调取羔羊生长全周期影像。同时,牧民技术培训计划已启动,确保传统放牧智慧与物联网技术无缝衔接。
“未来,我们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在技术培训、市场拓展、品牌打造等方面继续努力,让‘云端代牧’成为牧民增收的‘新帮手’、草原保护的‘新卫士’,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科技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田华说。
从“毡房吆喝”到“屏幕卖羊”,哈巴河县用科技重构了草原与餐桌的连接。当哈布尔拜·木尔萨尔笑着展示手机到账记录时,当城市孩童通过直播为远方“小羊朋友”取名时,一条生态保护与牧业振兴的双赢之路正在阿尔泰山麓延伸——这里没有围墙的牧场,正成为数字中国最诗意的注脚。
■ 小贴士
即刻成为“云端牧主”:微信搜索“那仁夏牧场”小程序,认养专属有机阿勒泰羊,解锁实时牧羊之旅!
(中国日报 记者 毛卫华| 古丽娜 张福新 占尼别克·别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