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真没想到这笔十年前的借款还能追回!要不是您主动联系,我都不抱希望了。”申请人杨某紧握新疆新源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办案法官的手,难掩激动之情。这起横跨十年的借款纠纷,在执行法官的不懈追查下,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图为当事人杨某向执行法官送锦旗画面(摄陈立辉)
2014年3月,杨某出借资金74200元给高某,多次催讨无果后于2015年5月诉至法院。经调解,双方达成分期履行协议,法院依法制作民事调解书。然而,还款日到期后高某以各种理由拒不履行义务。2016年6月,杨某向新源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随即进入执行程序。
执行法官王剑峰迅速启动财产查控机制,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及线下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核查高某名下财产线索。令人遗憾的是,高某名下未发现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面对僵局,执行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这绝非执行工作的终点。执行团队将该案纳入“终本案件动态管理库”,定期开展“回头看”,持续追踪被执行人及财产变动情况。执行法官踏遍被执行人社区村落、走访关联人员,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用脚步丈量司法为民的长度,以耐心诠释司法公正的温度。
2025年7月28日。执行法官在例行网络财产巡查时,敏锐捕捉到高某银行账户有大额资金流入。经查,高某近年在外经营生意,已具备履行能力。执行法官当机立断,依法对该账户采取冻结措施,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
账户被冻结后,高某意识到逃避无法解决问题,主动联系法院表示愿意履行还款义务,同时提出希望一并处理涉及自身的其他四起执行案件。执行法官随即组织各方当事人到庭,高某当场足额履行全部案款,五起积案一次性执结。
此案的成功执结,不仅是执行法官十年如一日坚守的成果,更彰显了司法机关“有案必执、执必到底”的坚定决心。新源县人民法院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理念,以钉钉子精神破解执行难题,让生效法律文书真正成为兑现权益的“铁券”,用实际行动守护司法权威与公平正义。(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胡俊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