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堡经开区: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甘泉堡经开区: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8 11: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乌鲁木齐市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积极培育高科技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该区逐步构建起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绿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凭借突出的创新实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标杆企业。

生物科技领域的领跑者

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品种氨基酸生产基地。公司专注微生物发酵领域12年,产品涵盖五大类百余种,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始终是我们发展的核心动力。”公司研发总监伏广好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我们目前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持续增加。”在科技创新方面,该公司已累计申报专利140余件,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项。

伏广好讲解循环过程。龙坤澜 摄

企业的35万吨玉米淀粉生产线改造项目是技术升级的最新成果。“这个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控制系统,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000吨。”伏广好说,“我们正在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生产过程,提升能效管理水平。”

淀粉车间控制室。龙坤澜 摄

管道制造技术的突破者

与此同时,新疆绿赛科技集团在管道制造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刚刚成功下线了DN2200×26mm的超高壁厚螺旋钢管。”集团总经理钟瑞手持样品向记者展示,“这个产品不仅填补了新疆的空白,在全国都属于领先水平。”

据介绍,该产品将应用于南水北调柴达木输配水工程。“普通钢管的最大壁厚为25.4毫米,而我们突破了26毫米的技术难关。”钟瑞详细解释道,“从钢材采购到成型焊接,每个环节都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

DN2200*26mm超高壁厚螺旋钢管。龙坤澜 摄

公司在防腐技术上也实现创新。“我们研发的TPEP防腐钢管采用三层防护,比传统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了30%。”钟瑞补充说。

喷涂缠绕保温管。龙坤澜 摄

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

甘泉堡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丁辉表示:“这两家企业的发展轨迹,正是我们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据了解,该区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37家,搭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6个。

“未来,我们将重点培育更多像阜丰、绿赛这样的科技型企业。”丁辉说,“通过政策引导、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措施,打造更优质的创新生态”。

在生物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甘泉堡经开区创新驱动的成效正在显现,创新生态正在优化。正如丁辉所言:“我们要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龙坤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