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丝路遗韵 传承文化根脉:乌拉泊古城文化沙龙在乌鲁木齐举办

解码丝路遗韵 传承文化根脉:乌拉泊古城文化沙龙在乌鲁木齐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8 11: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7日下午,以“探寻乌拉泊古城历史,传承丝路文化遗韵”为主题的文化沙龙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知新书城举办。来自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多维度分享与互动,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贯通古今的丝路文化盛宴。

乌拉泊古城文化沙龙现场图片 何雅盼摄

作为乌鲁木齐现存最古老的城池遗址,乌拉泊古城曾是唐代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军事要塞与交通枢纽,见证了丝路商贸的繁华与历史变迁。活动中,新疆大学历史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教授侯晓晨率先开启乌拉泊的“解码”之旅。他结合新疆古代城址考古与丝路历史的研究成果,从唐代庭州的历史脉络切入,系统梳理了唐代轮台县与乌拉泊古城的渊源,深入阐释了其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内涵。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作中蕴含着与乌拉泊古城的深厚联结。中国民主同盟新疆区文化艺术专委会副主任、乌鲁木齐市文联诗词楹联家协会副主席王彤现场吟诵了岑参的经典诗句,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解读与现场互动,生动再现了乌拉泊古城在盛唐时期的壮阔气象与人文温度,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乌拉泊古城文化沙龙现场图片 何雅盼摄

活动还邀请到“丝路印象·乌拉泊故事”艺术作品联展的主创人员。创作者们现场分享了各自参展作品的创作背景与灵感来源,讲述了在创作过程中与乌拉泊古城及丝路文化“对话”的心路历程。他们以镜头捕捉古城光影、用笔墨挥洒丝路豪情、借油彩描绘岁月沧桑、凭剪刀镂刻历史记忆,将对乌拉泊文化的独到理解凝结成一件件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让古老的乌拉泊故事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丝路印象·乌拉泊故事”艺术作品联展的主创人员分享创作过程 何雅盼摄

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蕾表示,后续将以“乌拉泊故事联展”“非遗剪纸展”“甜美新疆国画展”等系列艺术展览为依托,持续开展讲座、手作工坊、文化沙龙等主题活动,让艺术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与艺术大师交流、与传统文化对话,全面提升区域文化品质。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何雅盼)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