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四力 改文风丨命运戏中人

践四力 改文风丨命运戏中人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2025-08-06 11: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3日21时,乌鲁木齐德汇万达广场的超载猫沉浸式小剧场里,随着灯光骤暗,身着复古旗袍的演员在观众席间低语,话剧《命运将至》正式开演。

藏毒的白玉簪、尘封的案卷、诡异的密室……演出中,演员突然拉住一名观众问道:“昨晚你见过那支玉簪吗?”观众席瞬间安静——有人下意识攥紧衣角,有人忍不住往前探身……

听到这样的对话,魏欣毅嘴角不自觉上扬。作为小剧场的总经理,他早已习惯这种“失控”。毕竟在这里,观众不仅是看客,更需通过搜集线索、与演员对话,甚至参与剧情分支选择,来推动故事走向。

从北京写字楼到新疆小剧场

“我被新疆的风勾回来的。”魏欣毅说。

这位土生土长的“疆三代”,2020年从四川传媒学院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每天穿梭在写字楼里。可每次和新疆的朋友聊起文化市场时,他总觉得缺点什么。

“疆外其他地方的沉浸式剧场可火了,咱那儿啥时候能有?”朋友的话,像颗种子落进他心里。

“新疆人爱热闹、懂艺术,缺的是新鲜玩法!”有人拍着桌子说。魏欣毅心里一颤:“要不,咱搞一个?”

这话像点燃了引线。今年3月,新疆的雪还没化完,他递了辞职信,拖着行李箱回了乌鲁木齐。

“有人说我‘疯’了,放着好好工作不干,回来瞎折腾。”魏欣毅说,这几年新疆文化市场繁荣发展,他看着心里痒痒,就是想试试,让家乡人也能在家门口过把“戏中人”的瘾。

魏欣毅(右一)和团队成员合影。本人供图

回到乌鲁木齐后,魏欣毅开始组建团队、选位置、做策划……和大剧院里“观众看、演员演”的规则不同,他们要做的小剧场内,座椅围着半开放式舞台,演员细微动作,观众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开场不久,这些观众就不再是旁观者,他们会被拉进剧情,选线索、答问题,甚至能一个选择改变主角命运。

打破舞台与观众的“第四堵墙”

3月底,超载猫沉浸式小剧场项目启动,8人团队中,成员身兼演员、导演等多职,魏欣毅则主要负责剧场运营工作。

“确定剧场内常规布置后,第一部演什么,我们发了愁。”魏欣毅说,为了这个剧本,团队成员连续讨论了几周,最终敲定首部推出惊悚悬疑主题沉浸式互动话剧《命运将至》。

《命运将至》剧照。本人供图

“惊悚悬疑的核心是‘代入感’,我们想打破舞台与观众的‘第四堵墙’,让每个人都成为剧情的‘共谋者’。”《命运将至》导演热法伊力·热西丁说,这部剧围绕一枚金色古董怀表展开,剧中设置6小时死亡倒计时,主人公在爱恨纠葛中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观众从踏入剧场那一刻起,就成了这场时空迷局里的“关键变量”,演员需要根据观众的反应实时调整表演节奏,比如有观众提前找到关键线索,就得临时切换支线,这种“失控感”反而让剧情更鲜活。

在剧本创作排练阶段,主创团队总是意见不合。大家对于创意和包袱的呈现方式各执一词,激烈的争吵声常常回荡在小剧场内。

“这个机关要是按你们说的改,触感不同,沉浸感就废了!”“光影得跟着演员走,你们剧情不改,这灯没法打!”……每个人都据理力争,谁也不肯让步。

尽管争吵得如此激烈,但每个人都怀揣着同一个初心——要做就做最好的,不能让观众进场后觉得“不过如此”。所以,当第二天排练时,大家都心平气和地重新坐在一起,期待呈现出最完美效果。

“‘沉浸式’就三个字,但真正实现起来太难。”魏欣毅感慨道。

小剧场内只有一个舞台,团队成员对每一个道具材质、颜色、摆放位置都反复斟酌,力求达到最逼真的效果,舞台的布局也经过多次调整,根据剧情的发展和观众的视角不断优化。

最终,小剧场通过声光电结合营造氛围,制造视觉残留效果,运用电磁阀、震动机等机关,丰富观众视觉、触觉感官体验,达到4D、甚至5D效果。

“现在也就实现80%的沉浸式效果。”魏欣毅说,剩下的20%,得靠演员和观众现场制造了,比如演员如何即兴接话、观众的反应推动剧情等。

为家乡文化发展贡献年轻活力

一切准备就绪。7月11日21时,首演开始,魏欣毅躲在一旁,手心全是汗。

2个多小时内,小剧场里尖叫声与惊叹声交替响起,独特的时空设定、烧脑的剧情线索与零距离互动,演员与观众共同完成了沉浸式互动话剧《命运将至》首演。

7月11日《命运将至》首演结束后,演员与观众合影。本人供图

对于首演成功,魏欣毅和其他人既意外又欣慰,“社交媒体上对这部剧的好评有很多。”魏欣毅说,有观众说这不是单纯看剧,更像亲自闯密室,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沉浸式体验,观众热烈反响和场场爆满鼓励着团队继续做下去。

现在,每周五到周日,是魏欣毅和团队成员最忙的时候,这三天他们几乎都要扎在剧场里,从演出前准备工作到演出中现场协调,再到演出后总结反思,每一个环节他们都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懈怠。

“挣钱了吗?”

“还没挣。”

面对身边人询问,魏欣毅不避讳,虽然还没开始挣钱,但目前场场爆满的上座率,让团队成员们充满信心和动力。对魏欣毅来说,回家乡干点喜欢的事更有意义。

“这种意义不仅仅在于事业成功,更在于为家乡的文化发展贡献年轻人的一份活力。”魏欣毅说。

23时10分,观众们意犹未尽,三三两两边复盘边走出小剧场。魏欣毅和团队成员,准备开始给下一场“命运”埋下新的伏笔,明天,这里又会坐满新一拨观众。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