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听“新”声 交通安全伴“骑”行

面对面听“新”声 交通安全伴“骑”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5 20: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绿树掩映的凉亭下,几位外卖小哥围坐在圆桌旁,正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大代表徐小晴、杜爱霞热切交谈。这是友好北路街道人大工委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精心策划的“爱新奔赴”关爱新就业群体活动现场一幕。平日奔波于楼宇街巷间的骑手们,此刻成了这场凉亭恳谈会的主角。

图为“爱新奔赴”活动现场。

“能不能协调在商圈附近多设几个能换电的智能柜?”一位外卖小哥的提议刚提出,另一位立即补充:“还有,天气越来越热,午高峰送完单,要是能在驿站里多放几把椅子就好了!”沙依巴克区人大代表们专注倾听,手中的笔在记录本上沙沙作响,不时追问细节,将小哥们关于休息场所、充电设施、配送路线优化等“急难愁盼”的鲜活诉求逐一记录在册。徐小晴代表说:“大家的呼声和建议,我们一定认真梳理,让‘驿站’真正建起来、用得好!”另一边,一场普法课已拉开帷幕。沙依巴克区交警大队友好北路交警中队刘警官围绕真实交通事故视频展开剖析。“看了这些案例才惊觉,一次侥幸可能就是不可挽回的代价。”一位资深骑手在互动环节感慨道,“以后一定守牢安全底线,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点餐顾客负责。”

图为交警交通安全知识讲解。

这场社区凉亭下的倾听与守护,传递了城市治理的温度。当代表的笔尖记下民声,当安全的讯息敲进人心,城市的温暖便悄然注入每一位风雨无阻的奋斗者脚下,汇聚成推动社会前行的坚实力量。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吴志伟)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