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绿色循环 “塑”造新生

新疆阿拉尔:绿色循环 “塑”造新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4 09: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当今时代,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随着塑料制品使用量的持续增长,废旧塑料的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阿拉尔经开区)新疆川棉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川棉纺织”)的再生塑料循环利用项目,为解决塑料污染、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塑料瓶找到了新的“归宿”。

新疆川棉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再生塑料循环利用项目厂房建设现场。程永超 摄

新疆川棉纺织2016年落户阿拉尔经开区,是一家集纺纱、织布、印染、营销于一体的纺织企业。目前拥有3.6万锭环锭纺,1440头气流纺,212台织布机、22台倍捻机,具有年产1万吨涤棉纱、3000万米涤棉坯布的生产能力。2021年,公司启动染整生产线建设,已建成日处理污水1万吨的染整生产线及水处理站等相关配套设施,年产印染布1.2亿米。

新疆川棉纺织再生塑料循环利用项目厂房主体已建设完成。程永超 摄

为进一步深化绿色发展战略,新疆川棉纺织计划扩大在可再生涤纶短纤、环保治理、染整、印花自动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清洁生产工艺等领域的投资,构建绿色环保职业装(工装)全产业链闭环。企业拟投资2亿元,建设5万吨绿色分拣中心,年产5万吨再生PET瓶片和3万吨再生涤纶纤维。

目前,厂房主体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结构地坪施工,预计9月设备进场安装,10月底开机试车。项目正式运营后,企业不仅能够通过销售PET瓶片和涤纶纤维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还能完善职业装(工装)产业链,提供就业岗位,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程永超 )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