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在阿勒泰的绿风里,采撷彩虹布拉克的“月光”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在阿勒泰的绿风里,采撷彩虹布拉克的“月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2 16: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阿勒泰,致那些寂静的、固执的美好。

盛夏的阿勒泰山脉绿意密布,新疆哈巴河县齐巴尔镇吉林新村的彩虹布拉克景区游人如织。正如李娟在《我的阿勒泰》自序中写道:“我正是这样慢慢地写啊写,才成为此刻的自己。”正是这种慢,成就了李娟,也成就了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似乎就是一本记忆手册,回顾的都是过去的日子里,让她觉得温情难忘的地方。也许是新疆的一棵草,也许是一座山,也许只是一阵风。她像是一只不问是非的精灵,只是来到人间采撷,来到阿勒泰,于是她驻足。

哈巴河县彩虹布拉克,这片因电视剧《我的阿勒泰》走红的“诗意秘境”,正以“影视+文旅”的创新模式,书写着边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夏风轻抚,草甸深厚,河流浓稠,文秀和巴太还在那棵树下小憩吗?不妨去马场看看那些飞扬的尘土和石粒吧,那里有巴太的伙伴们,有一只叫“闪电”的五岁小马,“世界就在手边,躺倒就是睡眠”。

工作人员介绍还原的影视场景。龙坤澜 摄

据哈巴河县文旅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当地累计接待游客305.1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93%和27.16%。

在彩虹布拉克的马场中,巴太和他的伙伴们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马术表演。烈日下,骑手们额角的汗珠闪成耀眼的亮斑,巴太的头巾随着马蹄的节律在风中飘摇,伴随着充满激情的解说,这场技巧性与观赏性齐飞的视觉盛宴给每位游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术表演。龙坤澜 摄

“月光摇曳在地面上,原野沐浴在月光下……”在巴太的树下,叶尔波力扫动琴弦,弹唱着他的原创歌曲、《我的阿勒泰》的剧插曲——《月光》。歌声轻柔,歌词温存,仿佛躺在无边绿原一个温暖而坚实的怀抱里酣睡,头顶是云舒青空,耳边是隐隐马鸣。歌声潺潺,引领着我们走进巴太,那个俊朗的哈萨克少年的面庞,和他那影影绰绰的梦。

叶尔玻力在巴太树下弹唱《月光》。龙坤澜 摄

“我们迅速修复剧中场景,设计打卡点,并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从‘看剧’转向‘入戏’。”哈巴河县文体广旅局局长魏成根介绍,当地以《我的阿勒泰》热播为契机,整合G331边境公路沿线资源,串联白桦林、幻光森林等景点,形成“影视主题自驾路线”。游客可身着同款哈萨克族服饰拍照,品尝剧中特色美食,甚至参与牧区生活体验,全域旅游综合体初具规模。

剧集的热度终会随着时间散去,阿勒泰地区拥有喀纳斯、可可托海等优质文旅资源,正着力将《我的阿勒泰》热播剧的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发展动能,推动“剧集热度”向“地域品牌”深度转变,推动《我的阿勒泰》向我们的阿勒泰转变。据悉,哈巴河县已启动“四季旅游”计划:春季推出草原花海摄影节,夏季主打沉浸式影视露营,秋季举办牧民转场文化节,冬季开发雪原自驾项目。通过“自然风光+影视IP+民族文化”的多维赋能,这片“彩虹之地”正从短暂走红转向可持续增长。

马术动作“姑娘追”。龙坤澜 摄

这或许就是文旅与经济的最生动诠释,是对大自然的最美好的注解。正如,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中所写的:“世界温暖,草原明亮。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是新鲜喜悦的”。

(中国日报 记者 毛卫华|龙坤澜)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