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苹果产业提质升级 焕发发展新动能

新疆阿拉尔:苹果产业提质升级 焕发发展新动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30 14: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盛夏时节,放眼新疆阿拉尔市五团沙河镇,7.1万亩苹果园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从高空俯瞰,新旧果园层次分明,一幅现代农业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五团沙河镇有着“苹果之乡”的美誉,种植历史已有69年,该团镇始终将苹果产业视作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五团沙河镇不断通过技术改造、结构调整和产业延链,推动传统果业焕发新活力。

自2019年以来,五团沙河镇在持续推进老果园更新换代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标准新果园,积极引入疆外龙头企业,探索“科技+品牌+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新路径。

五团沙河镇高标准矮砧密植苹果园。李唯唯 摄

2022年,五团沙河镇与陕西方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的483亩矮砧密植果园成为典型代表。该果园打破传统乔化果园4米树距的种植方式,将株距压缩至1.2米,采用纺锤形树形,便于机械化管理,大幅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密度和生产效率。陕西方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部长马厚泽介绍,通过精细化修枝和结果控制,每棵树保留25至30个结果枝,每个枝条上的果实数量也有明确计算,果型、着色、商品率均优于传统果园。“第三年就能见到产量,第五、六年进入丰产期。”他说。

技术人员调试水肥一体化设备。潘许 摄

配套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也为果园提供了现代化支撑。通过手机即可完成灌溉和施肥操作,一人便可高效管理近2000亩果园。技术员王思涵表示:“系统可以实现精准调控,有效节水节肥,还能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目前,五团沙河镇已建成2300多亩这样的高标准果园,并陆续进入挂果期。在发展新园的同时,五团也注重对原有果园的提质改造。从2019年起,团场对老果园陆续开展落头提干、间伐疏枝等技术措施,改善果树冠型,提高通风透光效果。种植苹果21年的七连职工马卫东深有体会:“以前枝叶繁密,果子虽然多,但卖不上好价钱,现在的果树改造后,果型端正、颜色漂亮、个头大,商品果率已经超过了85%。”

马卫东与技术人员探讨果树管理技术。潘许 摄

五团沙河镇现有林果面积12万亩,苹果种植占比达60%。为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团场不仅在品种上不断优化,引进瑞雪、王林、维纳斯黄金等10多个优质品种实现错峰上市,还组织种植户前往陕西、山东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专业技术员杨春梅表示,新品种相比老品种价格更有优势,“老品种卖四块多,新品种能卖到六七块。”

除了发展种植端,五团沙河镇还大力拓展产业链条,通过与科研机构、加工企业合作,开发出苹果酒、苹果醋、苹果干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拓宽市场空间。目前已初步构建起从种苗繁育、种植管理、仓储保鲜、电子商务到深加工开发的一体化产业格局,“天山玉”苹果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自动化苹果分选机有序运行,分选车间一片繁忙景象。资料图
五团沙河镇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苹果酿酒实验。马高坤 摄
五团沙河镇电商直播基地内主播正在直播。马高坤 摄

五团沙河镇党委书记、政委窦俊杰表示,团镇将继续培育和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果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提升鲜果在中高端市场的占比,壮大苹果包装、果酒等关联产业,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全面提升苹果产业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在传统与创新的交汇中,五团沙河镇的苹果产业正迈步走上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快车道,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国日报 记者 毛卫华|潘许)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