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新疆乌鲁木齐7月26日电 7月25日乌鲁木齐市文化公园石榴籽广场灯光璀璨,乐声飞扬。2025年“我们村的舞”群众舞蹈大赛暨乌鲁木齐市第九届广场舞大赛决赛在这里火热上演。来自全市各区县的24支队伍、500余位市民舞者,用热情洋溢的舞步,共同编织了一个属于百姓自己的欢乐夏夜。
本次大赛是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舞蹈节的配套活动,与剧场中的专业舞团所演绎的经典之作不同,褪去宏大叙事,舞台上他们不是塑造的某个角色,而是热爱舞蹈、热爱生活的自己。他们换上精心准备的服装,鲜艳的民族盛装、古典的中国风服饰、动感的现代舞服,在晚霞余晖中自信绽放。
推广舞。鞠秀琦摄
鼓点欢快的《乡韵颂红》,舞出了新农村的丰收喜悦和质朴乡情;创意十足的《涅槃·哪吒》,用现代街舞演绎古老神话,令人耳目一新,引来阵阵惊叹;《京润村舞韵在天山》则巧妙融合民族韵律与现代节奏,舞姿翩跹间传递着浓浓的民族团结情谊。从传统的优美韵律到大胆的创新编排,每一支舞都跳出了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展现了新时代乌鲁木齐市民健康、积极、自信的精神风貌。
《乡韵颂红》鞠秀琦摄
《涅槃·哪吒》鞠秀琦摄
在开场舞蹈演出时,广场上不少市民都跃跃欲试,渐渐加入到舞蹈的队伍中,绿洲倩影艺术团团长李巧玲对此感慨到:“新疆就是这样的,大家一听到音乐就会不自觉的跳起来!”李巧玲团长今年已经72岁了,所带领的队员也都是平均60多岁退休的市民,但是她们对舞蹈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变淡。
舞蹈《石榴花开正当时》则是以大巴扎集市为主题,蕴含了丰富的新疆特色元素。团长马紫璇提到:“选择这个舞蹈是希望能够让大家通过舞蹈感受到大巴扎中的和善、欢快,同时体现老中青三代人在新疆不同的生活状态。而石榴又代表着我们各民族能够紧紧团结在一起,就像我们舞团中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大家踩着同一个节拍、跳着同一支舞。”
经过专业评委对舞蹈创意、动作规范、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的综合评判,最终决出了一、二、三等奖。乌鲁木齐市文化馆馆长石忠明表示:“本次大赛是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有力推动,我们也将不断加大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据悉,这份夏夜的舞蹈热情还将延续,“舞动天山节拍”舞蹈展演将于7月28日、31日晚继续上演,为市民带来更多精彩。
当最后一支舞曲的余韵散去,广场上的掌声与笑语仍久久未消。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落幕,更是乌鲁木齐市民用舞步书写的、对美好生活的共同礼赞。百姓的舞台,舞动的是健康,是快乐,更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邻里情与烟火气。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鞠秀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