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新疆乌鲁木齐7月9日电 7月9日,以“探寻丝路印记·点亮科技荣光”为主题的2025年“百馆联动”科学文化研学体验活动(以下简称“研学活动”)启动仪式在新疆科技馆召开。本次活动旨在促进丝路文化和现代科技融合发展,提升全区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助力“文化润疆”“科技兴疆”战略深入实施。
2025年“百馆联动”科学文化研学体验活动启动仪式。鞠秀琦摄
此次活动由新疆科技馆、新疆博物馆、新疆自然博物馆等15家科学文化场馆联合发起,是一项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技文化惠民活动,将持续到11月10日结束。此外,为了引起公众对科学文化的兴趣,研学活动推出“百馆联动·馆馆通”集章打卡,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走进场馆、走近科技,深入了解场馆中特色科技成果,沉浸式领悟科技的独特魅力。
部分联动场馆参会代表现场发放集章打卡手册。鞠秀琦摄
中国彩棉集团总裁、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贴专家刘海峰,新疆科技馆馆长王强,新疆活体昆虫博物馆馆长刘思瑾,新疆未来探奇科学馆馆长王玉霞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启动仪式现场。部分联动场馆代表致辞并作交流发言。
新疆活体昆虫博物馆馆长刘思瑾表示,此次研学活动是一次深度研学、跨界融合的契机,能让大家在不同场馆的联动中,收获全新科普体验,各联动场馆也将用高质量服务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热情,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添力。
新疆科技馆馆长王强在致辞中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青少年以好奇心为火种,勇做探索者;二是希望家长成为成长引路人,共筑学生成长梦;三是希望15家场馆打破壁垒、深化联动,让“百馆联动”从活动升级为可持续品牌,真正实现“馆馆有特色、处处可研学”。这为科学文化学习和此次研学活动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除此之外,此次启动仪式还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新疆未来探奇科学馆带来的科学实验秀表演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现场氛围十分热闹。还在上小学的海迪且·艾合太木十分激动的说:“老师们给我们表演变雪、变火,真的太好玩了,科学真的很强大,我要好好学科学,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专家刘海峰开展棉花知识科普讲座,小朋友们对于“棉花”是不是花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各场馆还进行了知识科普讲解,面对现场各种各样的活体昆虫和化石,小朋友们纷纷前去拍照打卡。
科学实验秀表演。鞠秀琦摄
随着“百馆联动”的深入推进,一条融合古老丝路智慧与现代科技基因的创新脉络正在新疆大地延展。这场跨越五个月的科学文化盛宴,不仅将历史文物、地质奇观与前沿科技成果等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研学体验,更在寓教于乐中构建起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科普新生态,成为全疆科普文化事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国日报记者 毛卫华|鞠秀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