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抵疆:从白山黑水到丝路明珠,共筑家国情怀

《先声》抵疆:从白山黑水到丝路明珠,共筑家国情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4 12: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3日下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共塔城地委宣传部、辽宁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参与实施的2025年援疆省市精品舞台剧目展演活动,沈阳杂技团杂技剧《先声》在乌鲁木齐大剧院成功上演。

大型杂技剧《先声》。张淑琴摄

《先声》是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的红色革命历史题材杂技剧,重现了沈阳一户普通人家在“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历史遭遇,生动展现了东北人民在民族危亡关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的英勇形象,重温了那段气势恢宏的抗战历程。在整部杂技剧中,东北文化元素结合了跌宕的剧情,以及出色的声、光、电的配合,让观众宛如身临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从白山黑水到丝路明珠,此次杂技剧演出为文化润疆工作的推进注入了新动能,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同时也传播了红色文化。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此剧在乌鲁木齐演出,有助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

杂技剧剧照。张淑琴摄

“《先声》的亮点在于它深度挖掘了杂技艺术的潜力,将高难度的杂技技巧与深刻的主题思想相融合。我们始终坚守杂技艺术的传统精髓,并将现代舞台技术与传统杂技相结合,实现‘技’与‘艺’的完美交融,同时也注重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明鑫接受采访时表示。同时在剧中,杂技演员们不仅展示了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肢体语言讲述了引人入胜的故事,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明鑫接受采访。张淑琴摄

王小英的扮演者商宇晴表示:“在整部杂技剧中,对我来说最大的难点是,一方面,我需要在网子上完成高难度的杂技技巧,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精准到位,容不得半点差错,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整个表演的效果。另一方面,我要将王小英身上不畏艰险的爱国情怀进行精准细腻的情感表达,这一点是不同于普通杂技表演的”

王小英扮演者商宇晴接受采访。张淑琴摄

舞台上舞狮,高跷,腾空飞杠等30余个杂技与魔术节目打碎重组,40场布景转换串联。不仅有杂技演员的绝活演绎,更有北大营的枪声,沈阳警察的抵抗,中共满洲省委的宣言,东北人民的怒吼,义勇军的冲锋,它们是同胞们热血的声音,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热血超燃与时代共鸣的英雄篇章。

杂技剧剧照。张淑琴摄

演出结束后,现场的观众表示:“走出剧场,看到万家灯火。再回想起剧中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想,静谧和平的生活,就是《先声》最好的彩蛋。此外,背景音乐《松花江上》一经响起,那种悲愤、凄凉的情绪瞬间就出来了,和剧情、杂技表演相得益彰 。”

据悉,杂技剧《先声》在继乌鲁木齐大剧院演出之后,还会到北京进行演出,后续也将会赴川渝参加中国艺术节,去冲击国家文化大奖。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张淑琴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