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雅镇朝阳社区东南,一座浸润着古典园林风韵的茶馆——忠孝茶馆,每日茶香袅袅,人声熙攘。记者步入其间,目光所及远非寻常的茶桌与茶客。墙角的“法治图书角”前几位老人正翻阅书籍,小舞台上民间艺人正以弹唱形式讲述惠民政策,而老板阿迪力·买合木提则手持法律手册,为一桌茶客耐心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的要点……这里既是居民放松身心的港湾,更是一个以茶为媒、润物无声的基层治理创新平台。
方寸茶馆里的民主实践
忠孝传家德为本,仁义处事信当先”——这副楹联道出了茶馆的初心。这座由镇人大代表、法律明白人阿迪力·买合木提利用自家庭院创办的茶馆,自2020年营业以来,在沙雅镇党委、人大的支持下,已蝶变为一个集“党群服务站、人大代表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法律明白人之家”于一体的综合阵地。
社区精心布局,将法治图书角、评理说事点、法治小舞台等功能巧妙融入环境。在这里,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交相辉映,党的政策宣传与群众休闲娱乐无缝衔接。居民们“一言一茶”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惠民政策精髓如涓涓细流,悄然浸润心田。
石榴籽抱团的温暖
茶馆更是社情民意的“集散地”与为民服务的“暖心站”。镇人大在此设立代表驿站(立法信息采集点),通过“码上见代表”等线上渠道与线下亮相牌,广泛征集立法建议与民生诉求,让“家门口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触手可及。网格员萨阿代提·奥斯曼正是在此听到茶客反映居民马春喜家的困难,迅速上报社区为其送去生活物资,并坚持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代购药品。这样的温情故事在“石榴日”等联谊活动中不断续写,各族居民围坐品茗,情谊在茶香中愈加深厚。
法治清泉煮新茶
午后,法治小舞台前人头攒动,早已围满了前来观看的群众。民间艺人拨动都塔尔琴弦,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髓谱进旋律:“惠民政策春风暖,法治基石万年长……”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溪流,流淌进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田,台下各族茶客击掌相和。
作为“法律明白人之家”,茶馆成为基层普法的坚实堡垒。以阿迪力为首的4名法律明白人和2户学法用法示范户,依托茶馆开展常态化法治宣讲。“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播放法治小视频。”阿迪力边为客人斟茶边说。这位昔日普通群众,在政策帮扶下不仅经营茶馆,更成长为深受信赖的“普法能手”。他结合案例讲解《宪法》《民法典》的身影,已成为茶馆日常一景。今年,小小的茶馆已开展法治宣讲31场次,退休教师阿卜杜拉·艾山等老干部也常在此以“拉家常”方式普及反诈知识,真正实现“一人知法,全家懂法”。
小茶馆里的大文章
傍晚的忠孝茶馆更显热闹,六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穿梭在热闹的茶馆人群中,各展所长、各显神通。这边,政策宣讲台前热火朝天地传递着党的理论知识,展播的红色电影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观看;那边,“文艺+宣讲”舞台上,一首首如《沙雅茶馆》等的原创歌曲激情唱响,用灵动的旋律生动演绎着“五个认同”;而道德评议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在这样的氛围下,退休干部、老党员以及文艺爱好者们汇聚于此,化身成为移风易俗的积极倡导者和民族团结的坚定践行者……整个茶馆宛如一个充满活力的小社会,大家在这里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在新时代的文明实践之路上携手前行。
夜幕垂落,阿迪力将当日收集的立法建议卡塞进人大代表信箱。铜壶余温尚存的灶台旁,木门合拢时发出沉厚的轻响。在这座全年接待2.34万人次的院落中,立法征询的扫码声、评理说事的低语声、都塔尔琴的弦歌声,此刻仍在葡萄藤架间萦绕——它们如茶烟融入夜色,在西北边陲的方寸天地里,持续编织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纬。
(中国日报 记者 毛卫华|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