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玛纳斯》史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因人大的积极作为而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希望,展现出人大在文化遗产守护中的担当。
(讲解员正在介绍《玛纳斯》史诗)
克州人大代表、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副乡长珠玛布•木沙作为基层乡政府工作人员,扎根于《玛纳斯》的发源地阿合奇县,深知《玛纳斯》传承所面临的危机,老艺人相继去世,传承人断层,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失传风险。对此,珠玛布•木沙积极履职,她说道:“我们通过走访群众、听取建议,积极对民间流传的《玛纳斯》口头传承进行抢救性记录,形式涵盖录音、录像和文字记录等。”
教育领域也积极投身于《玛纳斯》文化的传承工作。克州人大代表、阿合奇县同心中学教师吐孙别克•吐尔洪说道:“我们借助文化润疆工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推动《玛纳斯》进校园,致力于培养青少年传承人。”同时,教育局协助玛纳斯研究中心,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乡镇场馆举办弹唱比赛、节日展演等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演出团体还赴上海、北京等地巡演,并将《玛纳斯》改编为情景剧、舞台剧,实现创新性转化。
校园里,老师采用统一授课方式,结合汉语解释含义,按嘴型逐句教发音。阿合奇县华能托河小学四年级学生巴合米尔扎•依布拉音4岁起就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习《玛纳斯》,并曾在“猎鹰之乡”表演。他说道:“小时候第一次听到《玛纳斯》,我就觉得它很吸引人,特别想学习。现在,我和班级里的很多同学都对学习《玛纳斯》很感兴趣。”
(巴合米尔扎•依布拉音(左)和他的同学阿尔苏•白谢吐尔地(右)正在表演《玛纳斯》)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后,克州人大还积极组织州县乡三级代表学习条例内容,并向群众宣传。通过人大代表的努力,《玛纳斯》传唱活动保护氛围日益浓厚。玛纳斯史诗保护研究中心的迪力苏亚尔·多力坤表示:“《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出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史诗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克州人大在《玛纳斯》非遗传承工作中积极发挥监督、推动和引领作用,通过多方联动、政策支持、宣传推广等举措,为《玛纳斯》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让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克州的文化繁荣和民族团结贡献了人大的力量。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