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在上海盛大举行。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青年演员李敏凭借秦腔《焚香记》中的卓越表演一举“摘梅”,实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戏曲演员在中国戏剧梅花奖上零的突破。
“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是对李敏个人艺术造诣的高度肯定,更彰显文化润疆工作在戏曲艺术领域结出的丰硕成果,为新疆文艺事业发展树立起新的里程碑。”中国文联办公厅副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副主席汪泽说。
中国戏剧梅花奖作为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荣誉,每两年评选一次。本届梅花奖终评活动于5月8日至21日在上海举办,17位演员携作品同台竞技,其中15位获奖者亮相颁奖典礼。
由李敏主演的秦腔《焚香记》作为新疆唯一入围本届梅花奖剧目,在5月16日的上海宛平剧院演出中惊艳全场。该剧改编自明代传奇,以敫桂英与王魁的爱恨情仇为主线,充分展现秦腔“慷慨激越、苍凉悲壮”的艺术特色。
李敏在《焚香记》中的表演极具感染力。在高潮段落《情探》中,她以“王魁负义天良丧”的激昂唱腔震撼全场,从低吟到嘶吼实现七度音域跨越,配合水袖从柔婉到暴烈的变化,将敫桂英从哀怨到绝望的情感层层递进。而在《打神》一折中,她接连展现圆场功、冲袖、车轮花、卧鱼、下桌抢背等高难度动作,扎实的戏曲功底展露无遗。
这份舞台上的惊艳,源于台下无数日夜的坚持与付出。剧团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赵强说,自2023年决心排练《焚香记》起,粗略估计,李敏已磨坏15双练功鞋。
李敏在获奖感言中动情地说:“这朵绽放于天山脚下的‘梅花’,不仅激励着新疆文艺工作者扎根生活、潜心创作,更将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戏曲艺术,引领新疆戏曲艺术迈向更高台阶。”
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党支部书记于颖龙说,这部获奖作品凝聚着新疆文艺界的集体智慧与匠心传承。乌鲁木齐市秦剧团联合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交响乐团,创新融合传统板胡与铜管乐器,让秦腔韵律与交响乐共鸣激荡。在舞台呈现上,导演团队对戏曲程式进行现代表达,从鬼魂台步设计到人物妆面渐变,结合灯光运用,实现古典与现代审美交融。
汪泽说,此次获奖是文化润疆工作的实践典范,通过深挖秦腔非遗美学价值,以创新激活传统艺术生命力,促进多民族文艺工作者协同创作,增强观众文化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鲜活艺术能量。
(中国日报记者 毛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