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乌鲁木齐海关、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的“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和乌鲁木齐陆港区、石河子市等地同时启动,标志着此项改革在全国铁路口岸及腹地城市的首次落地。
随着“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新疆铁路口岸近三年货运量连续保持2位数增长,为进一步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乌鲁木齐海关、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打破部门条线限制,在自治区各级政府、海关总署、国铁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强化“联合攻坚”,共同推进“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在新疆率先开展。
乌鲁木齐海关口岸监管处物流监管科科长努尔艾力·阿布都克力木表示,“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通过实现单证智慧申报、海关智能检查、关铁信息共享,打出一系列改革“组合拳”,铁路口岸运能及整体通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各项改革举措的“串珠成链”“总装集成”作用下,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个小时内,降幅达70%,属地出口货物通行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降幅达8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的深入推进,铁路跨境运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三年来,新疆铁路口岸过货量一直保持2位数增长,2024年过货量达2865万吨,占全疆陆路口岸过货量的近7成,占全国铁路口岸过货量的1/3;通行中欧(中亚)班列1.6万列,占全国5成以上,新疆作为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此次改革不仅是新疆铁路口岸通行效能的提质升级,更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乌鲁木齐海关、乌铁集团以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手段赋能铁路运输通行效率提升,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霍尔果斯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李安康表示,我们加强与海关的配合,做好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项目的推行落地。通过数字口岸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实现铁路、海关数据实时互通,通过实时掌握列车动态及货物放关信息,预计提升车辆周转效率20%以上。
目前,“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已在相关铁路口岸及腹地城市业务现场顺利运行,并取得初步成效。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霍尔果斯负责人李祥银表示,我们公司进口的货物,入境后,一般需要在口岸停留2~3天,办理申报、查验、换装、发运手续,现在效率提高了,仅需要十几个小时就能提离口岸,综合核算成本,单车费用降低约600元。
乌鲁木齐海关党委书记、关长郝炜明表示,海关、铁路将着眼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化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巩固拓展“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成效,持续打造中欧班列这一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更好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宋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