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电科院首次独立承担特高压交流系统调试

国网新疆电科院首次独立承担特高压交流系统调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7 18: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26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站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750千伏交流系统带电调试,标志着该站从建设阶段迈入投产阶段,为工程年内建成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

巴里坤换流站航拍图(唐毅轩 摄)

作为“疆电入渝”工程的起点,巴里坤换流站750千伏交流场承担着附近电能汇集与分配的重要功能,是换流站能源送出连接的关键节点,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直流系统的输电效率。此次交流系统带电调试计划于4月26日至5月10日开展,需依次完成来电情况检查、二次控制回路送电、主回路送电、设备整体送电和总体调试等工作,最后进行带负载调试,涉及试验项目180余项。

在此次调试工作中,国网新疆电科院首次独立承担特高压工程交流系统调试,精心选派系统、继电保护等6个专业,28名技术骨干作为此次调试工作的技术支撑力量,承担系统

4月26日,国网新疆电科院调试人员正在开展坤塘I线第一次充电电压检查。(唐毅轩 摄)

调试方案制定、试验数据分析及异常处置等关键技术任务,重点针对750千伏交流场设备开展二次系统测试、高压试验验证等联调测试,为工程安全投运提供核心技术服务保障。

国网新疆电科院现场调试人员王畅说,此次在开展巴里坤换流站二次回路无线遥测核相及带负荷测试时,将使用自主研发的智能无线遥测伏安相位仪,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让分布在不同位置的两台核相仪同步采样,并将两台核相仪的数据汇总至同一处进行对比,能够大大减少测试人员的工作量,避免因大量的接线工作造成测试过程出错,保障调试进程有序推进。

据了解,“疆电入渝”工程配套电源总规模1420万千瓦,其中风能、光伏和光热等新能源装机1020万干瓦,占比达71%。目前,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每日现场施工人员达1100人左右,工程土建总体已完成96.8%,电气安装总体进度达到77%。预计到5月10日完成全站交流系统调试,5月11日开展双极低端直流场系统联调,力争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双极低端送电,在2025年年底实现双极高端送电。

作为服务我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外送工程之一,“疆电入渝”工程建成后将助力新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形成疆电外送规模超3300万千瓦的“三直三交”输电通道,每年可将360亿千瓦时电量从西北输送到西南,助力重庆构建水、火、风、光多元电力互济体系,有效增强重庆电网保供能力,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唐毅轩、李匀、谭金龙)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