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政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 多措并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疆财政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 多措并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4 19: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乌鲁木齐4月24日电 今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力提效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艳介绍了2024年自治区财政预算执行、2025年预算安排及2025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并围绕财政政策实施成效等热点问题回应记者关切。

(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艳介绍自治区财政情况。 李湘玥摄)

财政收入创新高 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

2024年,新疆自治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408.9亿元,增长10.5%,增幅位居全国第三,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6240.4亿元,增长3.4%,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收支规模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刘艳副厅长分析称,财政增收主要得益于五个方面:一是多方协同发力,形成财政增收新局面;二是严管严控节流,优化支出结构;三是深入挖潜增收,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四是转化资源优势,激活矿产和土地资源;五是释放改革红利,实施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重点行业领域挖潜增收净增财政收入29.8亿元,拉动财政收入增长1.4个百分点。

财税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2024年,新疆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进一步推进自治区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推动形成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的财政体制。在税制改革方面,依法调整煤炭资源税税率,原矿税率由6%提高至9%,选矿税率由5%提高至8%,2024年全区煤炭资源税累计完成74.6亿元,增长30%,拉动税收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

同时,新疆积极稳妥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科学确定水资源税税目和适用税额,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预算管理改革方面,全面贯彻零基预算要求,打破支出预算固化格局,2024年对自治区本级预算安排项目开展全覆盖绩效自评,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保障民生福祉

自治区财政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2024年印发《自治区关于强化预算约束 认真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的通知》,从8个方面提出27项具体措施。2025年将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通过从严从紧安排支出预算、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强化预算执行监控、落实过紧日子评估机制、严格新增资产配置管理等举措,确保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助力高质量发展

新疆财政聚焦“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2024年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发国债资金、新增地方政府债券,支持铁路、公路、航空、水利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在支持产业发展方面,安排资金支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新疆矿产资源风险勘探投资基金投入运营;支持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支持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些举措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防范化解风险 确保财政可持续

自治区财政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工作,研究制定“1+7+14”债务化解工作方案,实施全口径地方债务动态监测。2024年提前完成全区存量隐性债务化解任务,融资平台清退进度位居全国前列。同时,足额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全区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在基层财政运行保障方面,坚持将基层“三保”摆在财政工作最优先位置,2024年对各地补助近万亿元,在收入增长和财力下沉双重驱动下,基层综合财力逐年增加,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2025年预算安排明确,一季度开局良好

2025年,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649.8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6552.4亿元,增长5%。财政部门将突出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25年一季度,自治区财政收支实现开门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84亿元,同比增长10.8%,增幅位居全国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81.2亿元,同比增长26.7%,增幅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民生重点领域支出1282.8亿元,同比增长26.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3%。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李湘玥)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