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新疆柯坪,绿意与生机在丝路故地蓬勃涌动。从高效节水棉田到通古孜布隆水库建设现场,从哈拉坤胡杨林飞防作业到驼城风情街的人间烟火,一幅“水利筑基、生态固本、文旅兴业”的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柯坪县立足新发展格局,以项目攻坚释放动能,以科技护绿重塑生态,以文化浸润激活乡村,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春日强音。
春耕生产:智慧棉田稳根基
四月的柯坪,14.5万亩棉田播种工作全面启动,北斗导航播种机在田间划出笔直线条。“今年我种了560亩棉花,政府给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棉种,还派技术人员来指导我们使用大型机器种地,我相信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柯坪县阿恰勒镇棉花种植户王喜年说到。2025年,全县新建高标准农田8万亩,推广新型抗盐碱棉种,依托村级供销站点实现农资直供到田。在新疆三和无人机研究院,植保无人机完成调试,通过云端平台可实时监测棉田长势。“科技种田省力又增效,咱农民也当上‘甩手掌柜’了!”棉农阿不力米提·买买提笑着说。
项目建设:通古孜布隆水库惠民生
通古孜布隆水库建设现场机械轰鸣,作为新疆重点水利工程,该水库总库容964万立方米,2025年进入主体施工冲刺阶段,建成后可解决柯坪灌区5.6万亩耕地灌溉及2.3万人饮水问题。“临建工程、导流洞工程、上下游围堰工程、高边坡处理、大坝基础开挖、交通洞工程、移民迁建道工程等已经全部完成了。大坝混凝土浇筑已完成7000m³,剩余工程量正按计划推进。目前已完成投资约2.6亿元,完成占比合同额65%。”项目经理周波说。水库建成后,将与苏巴什水库联合灌溉,有效缓解柯坪县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阿恰灌区水量不足的问题,并改善灌溉水质,对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攻坚:直升机飞防护胡杨
在哈拉坤胡杨林区,两架直升机低空掠过,正在向10万亩胡杨林喷洒生物药剂。“直升机飞防单架次作业面积超1000亩,每日可完成23架次作业,3天即可覆盖全域10万亩林区。通过GPS定位系统实现药剂均匀喷洒,既减少了30%的用药量,又避免了人工踩踏对林地的破坏。”林草局局长艾买提江·热合曼说。近年来,柯坪县通过“航空防治+地面巡查”立体防控体系,提高胡杨林叶片保存率达到85%以上,虫害虫灾率控制在5‰以下。同时,苏巴什河生态补水工程向胡杨林区输水800万立方米,千年“沙漠英雄树”重现生机,筑起柯坪绿洲生态屏障。
文旅融合:驼城风情街引客来
夜幕下的驼城风情街灯火璀璨,非遗柯坪木勺、恰玛古原浆等特色商品琳琅满目,都塔尔乐声与烤包子香气交织。“驼城风情街依托柯坪古丝绸之路重要驿站的历史底蕴,融入齐兰古城、克孜勒塔格佛寺等历史文化元素,营造出了特色鲜明、极具文化魅力的特色街区。”新旅柯坪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绍平介绍。自开街以来,驼城风情街日均客流量突破3000人次。据了解,柯坪县一季度全县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5%,文旅产业成为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从通古孜布隆水库的攻坚号角,到哈拉坤胡杨林的生态蝶变;从棉田里的“科技革命”,到驼城街头的文旅新韵……2025年的柯坪,正以“滴水穿石”的韧劲、“点绿成金”的智慧,书写着绿洲振兴的时代答卷。这里,每一滴水都流向希望的田野,每一棵树都守护幸福的家园,每一条街巷都传唱着团结奋进的歌谣——戈壁四月天,恰是柯坪跃迁时!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王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