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超深油田油气累计产量突破2000万吨 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新工具打破国外垄断

我国最大超深油田油气累计产量突破2000万吨 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新工具打破国外垄断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1 14: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春到塔里木,梨花盛开时。4月10日,在新疆塔里木石油会战36周年之际,我国最大超深油田——富满油田传来喜讯,累计生产油气产量当量突破2000万吨,成为我国在8000米以深复杂领域高质量勘探开发的“深地标杆”,高效支撑了我国超深层油气资源的高效勘探开发,为端牢能源饭碗注入强劲动力。

富满油田位于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超深海相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气资源量超10亿吨,名列“央企十大超级工程”。由于该油田的油气资源普遍埋藏在7000至10000米的超深层,造就了超深、超高温、超高压、高含硫等极其复杂的地质情况,被世界公认为“勘探禁区”。

面对地质和工程方面的“极限挑战”,塔里木油田在向地球深部进军中,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持续创新发展超深海相碳酸盐岩断裂控储成藏地质理论,创新提出“五定三性”油藏单元划分评价技术,形成断控破碎体油藏注氮气重力混相驱、油藏单元立体注采井网构建等一套完整的超深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在这一系列理论和技术的支持下,富满油田勘探范围实现“西延、东扩、南进、深拓”四维度突破,高效发现和开发了富源、满深、跃满等十多个超深碳酸盐岩区块,支撑油气产量5连涨,把地下8000米的油气“死亡线”转化为增储上产的“补给线”,把曾经遥不可及的8000米超深领域变为我国重要的油气接替领域。

立足深地科技自立自强,塔里木油田研发完善万米特深井钻探技术过程中,科学谋篇布局新一轮钻完井提速提效革命,推进“一趟钻”技术迭代升级,创新应用国产化钻完井工具及随钻堵漏等关键技术,钻井连破百项纪录,8500米以深井最快完钻周期仅80.92天,在“地质禁区”闯出一条可复制的提速“富满模式”。今年一季度,“富满模式”效应释放出1+1>2的功效,使得主力建产区平均完井周期由去年同期的144.2天缩短至109.8天,实现深井钻探“加速度”。

在“技术+管理”创新双驱动下,富满油田油气产量连年快速增长:从2019年突破百万吨开始,年产量实现“一年一台阶、四年四字头”跨越发展,2023年油气产量突破400万吨。在加快富满油田集中建产的同时,落实“一区一模式、一井一策略”理念,深入做好“控递减、提采收、调结构、促高效”精细开发大文章,推动富满油田开发井钻井成功率保持在95%左右的高水平,成为我国7000米以深建成的规模最大、开发效益最好油田。

从“地下珠峰”到万米深地,富满油田的跨越式发展,彰显了我国深地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今年初,毗邻富满油田的深地塔科1井成功钻至10910米完钻,圆满完成科学探索和发现油气两大任务,推动了工程技术迭代升级,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具备万米钻探能力的国家。目前,富满油田已钻成超8000米级“地下珠峰”144口,成为我国超深井最密集区域。

作为我国深地科技战略主力军,塔里木油田不仅实现了超深复杂油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还带动了国产装备、技术的发展进步,垂直钻井、12000米钻机、高密度油基泥浆等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新工具打破国外垄断,助推了我国深地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我国石油工业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苏华 王彭)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