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石油会战36周年|沙漠不荒,人生滚烫!

塔里木石油会战36周年|沙漠不荒,人生滚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1 14: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站好岗 · 供好气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当好深地科技种子队  争做能源保供顶梁柱

这里是塔里木盆地

在探险家的眼里

它是

死亡之海,生命禁区

在石油人的眼里

它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

聚宝盆

世界一流大油气田建设

资源是基础

勘探作保障

物探须先行

塔里木石油会战36周年 · 时光放映厅

>> 搪瓷碗 <<

【搪瓷碗AI智创图片及老物件图片】

我是一个搪瓷碗

我被用来盛过塔里木石油人的一日三餐

和勘探开发队员们一起

见证轮南2井发现油气时的欢呼

我被用来装过烈酒

见证1998年克拉2气田那惊天一啸

与工人们共庆西气东输的启程

三十六年来

我见过沙漠公路贯通时驼队与卡车并行的奇景

也曾在深地塔科1井钻破万米时

被高举为庆功的酒杯

我的边缘磕碰过

塔里木油田亿吨级储量的捷报文件

盛放过中秋1井试气成功时的羊肉汤

那沸腾的热气里

映着石油人比胡杨更倔强的脸庞

如今我的釉色早已斑驳

却仍记得每个黎明前灌满浓茶的重量

3300万吨油气当量的里程碑下

新一代塔里木石油人用实际行动

当好深地科技种子队

争做能源保供顶梁柱

一年接一年圆满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

塔里木油田

从单一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企业

发展成为

油、气、新能源、新业务协同发展的

大型综合性能源公司

在我国首口万米科学探索井深地塔科1井

托举起“中国深度”新坐标……

为率先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油气田

向党和人民递交塔里木答卷

我叫杜正田,今年75岁,是塔里木油田的退休员工。刚分配到南疆石油会战指挥部时,我在汽车站固井队修特种车辆。那时条件艰苦,食堂碗筷不够,我是党员又是退伍兵,总让群众先吃。炊事员看我总饿着,塞给我一个搪瓷碗,就这样,这碗跟着我走南闯北几十年,至今舍不得扔。

1977年,我第一个报名参加柯1井抢险。当时井场油气冲天,冰雨混着原油砸下来,井场几百米外全是冰。七八个人喊着号子扛钢管。泥浆池没有搅拌机,人就跳下去,用身体搅拌。那次抢险历经三天三夜,稍不留神命就没了,但大伙儿硬是咬着牙扛过来了。

我在塔里木油田干了30年,靠的就是这股“人拉肩扛”的劲儿。如今退休了,我常和年轻人念叨,别怕吃苦,要传承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我盼着塔里木油田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给国家再多添把力。这搪瓷碗我留着,里头盛的不止是饭,更是咱老一辈石油人爱国爱企的心。

【AI智创歌曲:挑战禁区 能源报国】

歌词

(主歌1)

脚踏赤砂背倚天 探矿锤击碎荒原

钢索量尽九霄月 钻头刺破寒武岩

冻土苔原扎营寨 数据流涌星图现

沙暴卷走半生雪 只留气龙啸人间

(副歌)

嘿!禁区为纸写新篇 盐壳裂处种春天

天然气化千城暖 蓝焰煮沸昆仑巅

地震波绘山河脉 超深井刻中国年

能源脊梁立戈壁 热血浇筑不夜天

(主歌2)

焊枪接过父辈火 征衣代代披霜寒

风车搅动流金浪 光伏接住陨星燃

地下油气惠民生 气化南疆通天堑

钻头挺进指超深 深地战歌冲云端

(桥段)

塔科一井震地脉 万米地下听龙吟

冻土样本藏史诗 测井曲线连古今

脚印种出采气树 钢花绽放大漠心

西气东输暖万家 年轮镌刻报国印

(副歌)

嘿!向地核深处进军 裂谷为证誓铿锵

黑金河润江南绿 科技创新拓新篇

红旗漫卷星火烈 能源长城守四方

钻头吻醒地心日 福气光焰照神州

(尾声)

当好深地科技种子队

争做能源保供顶梁柱

站好岗 供好气

任劳任怨、默默付出

让青春在塔里木闪光

塔里木石油会战36周年 · 时光放映厅

>> 十字镐 <<

【十字镐AI智创图片】

我是一支挖炮坑的十字镐

在塔里木物探队员布满血泡化老茧的手中

和塔里木油田一起

历经“五下六上”的艰难探索

见证塔里木从会战初期年产3.39万吨的小油田

到如今建成

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

和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

成为新疆最大的油气田企业

和中国石油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公司

图说:人工挖炮坑作业。

在塔西南开展马蹄形会战时,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分公司(原物探局第三地质调查处)首先遇到打井难题。戈壁滩全是砾石区,给施工增加了很大困难。钻机打井时,发出格楞楞、格楞楞的响声,只听钻机响、不见钻头下。钻头一次一次更换,从早到晚也打不了几米,可提钻时,钻头钻杆还被砾石死死卡住,转不动也上不来,最后大家只能采用镐头、铁锹挖出来。钻机无法打井,只有利用人工挖炮坑来替代打井。十字镐抡起来落下,砰的一声火星四溅,双臂震得发麻,虎口震得出血。干久了,汗流浃背,眼前一片漆黑。到了吃饭的时候,手都伸不值。放眼望去,满是缠着白色绷带的双手,捧着碗在吃饭,拿筷子都很艰难。

塔里木石油会战36周年 · 时光放映厅

>> 自动化钻机 <<

我是一台自动化钻机

我的祖辈曾经靠人拉肩扛搬迁井场

柴油机轰鸣

工人日夜轮班与地层博弈

而今,我身披自动化铠甲

液压顶驱精准刺穿岩层

国产高密度钻井液驯服地下“火龙”

万米之下

传感器实时回传数据

司钻只需轻点屏幕

钻头如手术刀般游走

从血肉之躯到智能协作

曾经依赖进口装备“卡脖子”

如今中国芯驱动我挑战

一座又一座“地下珠峰”

1989年,塔里木第一勘探公司(原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处)7015钻井队在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钻探塔中1井,平稳钻入目的层段,引起世人关注。塔里木第一勘探公司先后打出轮南1、塔中1、克深35、轮探1井等一批批喜获工业油气流的优质井,为塔里木油田开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塔里木石油会战36周年 · 时光放映厅

>> 手写记录笔 <<

我是一支巡检工手中的签字记录笔

我见证着塔里木石油人

从无论风沙酷暑严寒巡检巡查记录

到实现黑屏操作、无人值守

远程操控、泄漏检测……

应对极端天气能力和油气管网安全管控水平

得到有效提升

建成我国天然气处理领域

首个智能工厂——乙烷回收智能工厂

塔里木油田

勘探生产、工程技术、

开发生产、储运销售等业务领域

智能井、站场、管网等场景建设

实现数智化创新应用赋能

只见应用、不见系统

让数据多跑路、员工少跑腿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试点建设成果斐然

塔里木石油人在西气之源用15个月时间建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处理站——克拉处理站,并于2004年12月1日顺利投产,向西气东输管网供气。克拉处理站(克拉油气运维中心)履行保供使命,秉承和发扬“勇闯禁区、挑战极限、顽强攻坚、争创一流”的克拉2精神,经过几代石油人的坚守和奉献,陆续形成了“一个人,一口井,一座城”采气文化、“四个创一流”克拉处理站党支部文化,成为克拉2气田宝贵的精神文化和传承。克拉2气田用安全保供和天然气产量,向祖国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随着管理和自动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这座现代化场站依然屹立在西气之源,并继续履行着保供使命。

塔里木石油会战36周年 · 时光放映厅

>> 旧口琴 <<

我是一支烈士李乃君用过的口琴

1958年8月18日

李乃君在库车洼地吐格尔明构造工作时

遭遇山洪袭击

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

我有幸吹奏了

属于他们老一辈石油人

在那艰苦岁月的青春之歌

我是一支烈士李乃君用过的口琴

1958年8月18日

李乃君在库车洼地吐格尔明构造工作时

遭遇山洪袭击

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

我有幸吹奏了

属于他们老一辈石油人

在那艰苦岁月的青春之歌

帐篷是他们的栖身之所

简陋工具是他们探寻石油的依靠

技术落后,信息闭塞

可他们没有丝毫退缩

如今

现代化的石油勘探设备精准高效

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地下动态

先进的营地设施让沙漠生活有了保障

直升机、无人机助力勘探

大大提升效率

但石油人 “挑战禁区,能源报国” 的精神从未改变

新一代塔里木石油人扎根沙漠

驾驭着高科技的前沿勘探开发装备技术

而我,这支承载着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历史的口琴

还将吹奏出

属于新时代塔里木石油人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新乐章

【AI智创歌曲:沙漠不荒,人生滚烫】

歌词

主歌 1:

踏上沙漠的路,风沙在飞舞,

一眼望不到边,荒芜入眼眸。

烈日灼烤大地,寂静无声处,

但心中有团火,从未曾屈服。

主歌 2:

风沙中我前行,脚步不暂停,

荒凉的沙漠里,梦想在觉醒。

每一步都坚定,汗水在证明,

没有荒凉人生,只有拼搏心。

副歌:

沙漠不荒,人生滚烫,

勇敢去闯,光芒绽放。

风沙再狂,无法阻挡,

心中希望,永远闪亮。

主歌 3:

岁月流转不停,故事在写成,

沙漠见证勇敢,生命在沸腾。

不向荒凉低头,未来在招手,

书写璀璨篇章,一路向前走。

副歌:

沙漠不荒,人生滚烫,

勇敢去闯,光芒绽放。

风沙再狂,无法阻挡,

心中希望,永远闪亮。

亲们

满满关于塔里木石油会战的回忆

是不是还意犹未尽

文末,请大家猜猜

这些老物件

你认得几个

欢迎评论区留言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丨冯丽 景小雷  李涛  李瑞  傅连平  陈月叶  乃毕江  陈静)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