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本土历史文化舞剧 激发和田银龄干劲

观本土历史文化舞剧 激发和田银龄干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07 14: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清明小长假期间,以新疆和田尼雅遗址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为题材的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和田精彩上演。4月4日至6日期间,新疆和田地委老干部局陆续组织120余名退休干部走进和田地区影剧院,共同观赏这一本土历史文化舞剧,共同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内涵。

舞剧《五星出东方》片段。(胡礼政摄)

想象穿越千年,团结故事历久弥新。舞剧讲述了汉朝戍边将领奉在精绝古城与北人首领之子建特、精绝首领之女春君之间,从剑拔弩张到并肩携手、从素不相识到深深认同的动人故事。

“精彩的编剧和优美的舞蹈,不仅让文物护臂‘活’起来,也将历史故事蕴含的文化内涵具象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今天的幸福和谐生活,就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团结交融结出的硕果。舞剧的每一幕都十分有教育意义,我要让家里的孩子们都来看看,我也会将这段故事融入宣讲活动中,让更多人知晓,共同珍惜守护、共同传承弘扬。”到场观看演出的和田“银龄先锋”宣讲团志愿服务队成员、和田地区财政局退休干部吾布力卡斯木·吾布力塔热感慨地说道。

舞剧《五星出东方》片段。(胡礼政摄)

舞动文物之魂,传承交融之情。在这部剧中,国家一级文物不再是静静躺在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传奇的见证者、讲述者。故事打开穿越历史时空的大门,再现了各民族团结互助、共担守护边关重任的历程,诠释了新疆自古以来就在祖国的怀抱中、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主题,用艺术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民族交融、命运与共的美好画卷。

看完演出,政协和田地区工委退休干部、和田地区关工委主任再那甫汗·阿不都拉坚定地说:“中华民族一家亲,不管朝代如何更迭,舞剧中呈现表达的欢乐、热情、幸福、美好,都是我们各族人民群众所期待向往的,更是需要我们各族儿女共同守护维护的。这场演出,看得我热血澎湃、倍受鼓舞。虽然退休了,但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我将借助关工委这个平台,一如既往地、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积极带动更多的老同志发挥余热,继续为教育引导和田各族青少年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舞剧《五星出东方》片段。(胡礼政摄)

美美与共,生生不息。舞剧一开场,特效的灯光布景和精美的古装服装,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悠久的历史,仿佛瞬间穿越到了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时代。

和田地委办公室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陈定激动地说:“这个舞剧太震撼啦!看着看着仿佛就置身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来自远古的力量和希望。各族人民的团结是我们事业永续发展的根基,作为在和田工作生活多年的老党员,我将继续发挥余热,始终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舞剧《五星出东方》片段。(胡礼政摄)

《五星出东方》这部舞剧,不仅仅是一场视听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情感的共鸣与文化的传承。通过观看这部舞剧,让广大退休干部及老干部工作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力量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舞剧中呈现的团结与包容,是我们始终需要的精神力量。”和田地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杨旭清表示:“组织退休干部观看这部舞剧,既是丰富老同志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激励老干部们发挥经验优势作用,以‘银发力量’言传身教和点拨指导,助力年轻干部及青少年群体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建设美丽家园、建设伟大祖国。”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李蓉 姜有忠)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