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与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伊犁)在广州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作为全国13家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中分踞东南、西北的战略支点,两大基地将构建“陆海联动、双向开放”的合作格局,共同推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开拓覆盖RCEP与中西亚的国际文化贸易新版图。
新疆伊犁州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郑丽,霍尔果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虹,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主任吴俊,广州市委宣传部出版与版权管理处四级调研员郭曼潇等参加活动。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王文杰 摄)
霍尔果斯国际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欢欢与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主任陈泽文分别推介了伊犁基地和广州基地的基本情况和发展优势,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伊犁)自2023年6月获批以来,依托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的区位优势,已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中亚文化合作体系,通过打造“一平台六中心”运营架构,创新实施全疆首个文化贸易制度型开放实验,设立了版权交易中心、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联合工作站、驿路国际法务区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中医文化康养中心、境外电视中国剧场《Bawrsak(包尔萨克)剧场》、中国霍尔果斯·中亚媒体联合工作站等,形成了贯通中亚文化贸易全链条的闭环体系。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作为全国唯一的“对外文化贸易+文化和科技融合”双示范载体,已构筑起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生态圈。依托400余家金融机构、2万余家文旅企业及超百亿产业基金的协同网络,该基地重点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生产等新兴业态,打造出覆盖文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其搭建的“文化+金融+科技”三维驱动模式,为文化产品出海提供从版权评估到跨境结算的完整解决方案。
本次合作,广州基地将与伊犁基地通过整合两地的文化产业资源,结合广州基地面向RCEP国家和伊犁基地毗邻中西亚国家的区位优势,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在合作内容上,双方将探索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广州南沙自贸区、广州保税区等地围绕文化产品与服务贸易、文化科技和文化金融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双方致力于促进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深化文化产权交易领域战略合作,聚焦文化资源资产化、版权成果资本化方向,共同构建以知识产权运营为核心的新型文化贸易体系,共同服务“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共同探索文化出海的新模式、新路径。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王志华 李勇